以爱待人
——100天马太福音第二十五讲
肆:主耶稣三年半的工作:(4:12-20章)
山上宝训(讲道集)(5-7章)
5:1-12 论福
5:13-16盐和光
5:17-20 律法的成全
5:21-26 自义没有出路/自以为义只有死路
5:27-32圣洁与婚姻
5:33-37 不可起誓
5:38-42 不要以恶报恶
5:43-48 以爱待人
6:1-4 爱的实践
先读43-48节:
5:43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
5:44 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5:45 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5:46 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
5:47 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
5:48 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我们昨天的一讲,“不要与恶人作对”是在被动的情况之下,要以善胜恶。
今天这一讲,是在主动的情况之下,要爱人如己。
一:那时的教导
43节:上半句“当爱你的邻舍”出自利未记19:18节“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
下半句“恨你的仇敌”在摩西律法里,没有直接的话。一般的背景注释,认为是:出于当时一些犹太教的拉比之口,他们就是这样教导百姓的。
这里的“邻舍”泛指以色列同胞,本国本族人。
这里的“仇敌”,通常指欺压他们、逼迫他们的外邦人,比如罗马人。就是他们国家或民族的公敌。旧约绝大多数的“仇敌”一词,都指这一方面的公敌。
这是当时主流的教导。类似几十年前或百余年前,中国人的教导:要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同胞。要恨一切洋人,打倒日本人,打倒美国人之类。
当然也可以指个人私仇的冤家对头。就是泛指一切人间的仇敌。但私仇应该追求和睦和解,有摩西律法的明文教导。
出埃及记23:4-5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失迷了路,总要牵回来交给他。23:5若看见恨你人的驴压卧在重驮之下,不可走开,务要和驴主一同抬开重驮。
箴言25:21-22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饭吃,若渴了,就给他水喝;25:22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耶和华也必赏赐你。(我们上一讲引用过罗马书12:20)
而公敌,则是全民一致的同仇敌忾,你如果向他们表达同情或怜悯,自己马上就会成为全民公敌。(按现在的话说,恨仇敌/公敌,是政治正确)
二:主耶稣的教导
5:44 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主耶稣的教导,触动了门徒的犹太教狭隘思维模式。对第一次读圣经的人,也带来极大的冲击。
马太福音的编排,实在非常智慧。从“虚心、哀恸”有福、得安慰开始,一步一步将主耶稣的身份、职份、使命见证出来。叫人知道,除了接受主耶稣为救主,别无选择,别无救赎。
所以,人必须留意听从这一位救主的教导。
这一段经文,是最后一次以“你们听见有话说:……只是我告诉你们:……”表达。直接对旧约进行新的解释,进行强烈对比。
主耶稣总结了旧约律法(罗10:4)又开启了新约恩典和真理。
约翰福音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
1:16 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1:17 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主耶稣把恩典(就是他自己和他的救恩)和真理(就是他自己和他的百分百完全的教导,神的标准)带给我们了。
使我们从此不再摩西律法的小学之内受捆绑,而是在基督里面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所以,我们在一切信仰与生活方面,都要以基督带来的真理为标准。
“要爱你们的仇敌”
是这段教导的主题,重点,原则,是中心思想,是绝对真理,不受时间、文化、种族等的限制。是我们必须按照文字的字面含义,来遵行,来应用,来实践的。
要爱你们的公敌,就是那些逼迫你们,欺负你们的人。
对当时的听众来说,不是逼迫他一个人,乃是逼迫他们整个犹太教,欺压他们整个犹太民族的人。
这些外邦人,是许多犹太人日夜祷告,祈求神灭绝他们,灭绝尽净的这些人。
——(大家看诗篇,有许多诅咒诗篇,不论私仇或公敌,都求神速速灭绝他们)
(所以我们阅读诗篇时,不可直接按照上面的所有内容来应用。因为许多内容是按照摩西律法的标准。我们要照新约的标准,基督里的教导,来理解)
现在主耶稣竟然叫他们:要爱你们的这些仇敌。
“爱”这个词,原文指神圣的爱。是从神而来的,是神标准里的爱。
而且是主动的去爱。
接下去的内容,都是举例,说明,论证这个主题。我们要留意差别。
三:爱仇敌的实例:
爱仇敌,爱到什么程度呢?
“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逼迫”就是迫害。
在5:10-12,指出我们处在逼迫(遭受迫害)中,要相信神的赏赐,盼望属天的福份。
在此,更进一步,要为那些施加逼迫给你们的祷告。
这个“祷告”,当然不是诅咒,不像诗篇里面的表达,而是求主赦免或拯救他们。像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像司提反临睡前。
路加福音6:27-28 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6:28 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
所以,这个“祷告”,是包含着祝福的内容。
新约书信里,就有详细教导:
提摩太前书2:1-4 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2:2 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2:3 这是好的,在 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2:4 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
祷告的关键是使他们明白真道,得着救恩。能秉公行义,执法严明。国家安稳,百姓也安居。
大家看过教会历史,就知道,绝大部分针对基督徒(教会)的逼迫,是来自于政权和君王。所以,“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就是这一段提摩太前书2:1-4,最标准的以经解经。
——提问——
A你有为在上执政掌权的祷告吗?
这样祷告的时候,能把握住关键的内容吗?
你这样的祷告中,有没有带着诅咒或控告,求主审判他们,除灭他们?还是求主拯救他们,使他们有机会听见福音?
B你认为,教会为执政掌权者的祷告,有没有实际的作用?
算不算一种属灵争战?如果全国的基督徒都迫切祷告,会不会翻转一个国家的属灵氛围?甚至迎来政策的扭转改变?
——肯尼亚,尼日利亚,乌干达等。
C我知道许多姐妹,对逼迫她的丈夫,是愿意一直代祷的。
但作为整个教会,我们也要以这样神圣的爱,来对待尚未认识基督福音的那些执政掌权者。在遭遇逼迫时,我们也不以恶报恶,也不进行奋锐党式的,彼得拔刀式的反抗,是教会两千年来,一直所遵循的教导。
——我们再提醒一次,这些教导,不是针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模式,只针对教会及个人的信仰生活。
再来一个问题:
我们基督徒的心里,是不是绝对不可有“恨”这种情绪或念头,不论什么情况之下?
——对人,不可怀恨。对罪,尤其是对自己心里的罪,还要有:憎恶。有恨罪之心。(向罪看我是死了,如果有罪的试探和意念,又要有憎恶之心)
四:生活例证
5:45 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
新译本是:好叫你们成为你们天父的儿子
路加福音6:35节: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
我们曾在第十九讲《盐和光》中,讨论过:是和作的相同与差别。
这里强调,活出了爱,就和天父的儿子这个身份相称了。
“作” 强调行动,生活实际。
你所作的,必须和你的身份相称。你的身份已经是天父的儿子。
“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是举例证明,天父的爱是博爱,神爱世人,爱全人类。
正面以天父为我们的榜样。
5:46 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
5:47 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
又反面以公认的罪人“税吏和外邦人”作比较。你总不能和税吏、外邦人一模一样吧?你不是应该比他们强吗?
路加福音6:32 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6:33 你们若善待那善待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是这样行。
最后一句总结:
5:48 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路加福音6:36 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
这里的“完全”〈字义〉完全的、完美的。指人在义和善上达到的一种成熟的,无可指摘的,无有瑕疵的地步。(这就是我们“完全人事工”的目标)
我们总结一下:
行事为人的标准,是:爱。
这爱是神圣的爱,是主动发出的爱,是有行动证明的爱。
爱的榜样:是天父。
爱的标准,来自天父。
爱的目的,也是为天父得荣耀。
爱的范围:不仅爱那些爱我们的人,也爱那些逼迫我们的人。
爱仇敌的实例:为逼迫你们的祷告。
主耶稣的教导
总是把你带到荣耀(尊贵)的顶点:天父儿子的身份。
带到完全的顶点: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我在十八讲《论福》里,强调过:
——任何的讲道,不指向这个目标,不带到这个顶点,都是肤浅或偏差的。
——所有的门训、特会,亦是如此。(无论祷告会、敬拜赞美会)
应用:
A你认为:爱仇敌的最低标准,或者说爱人如己的最低标准,应该是怎么样的?
——爱是不加害与人。这是60分,及格。
罗13:8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13:9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13:10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
B新约标准的爱,应该是怎么样的?
——是活出基督的生命,向任何人都能流露爱心。(积极方面,属灵的层面,比如替人祷告,祝福,以及代求,赦免,饶恕等)
经文是林前13:4/7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C你觉得,在爱的行动上,具体的生活方面,比如财物帮助,或其他帮助上。给予仇敌(如个人的私仇)和给予爱我们的人,是不是应该有所区别,程度上有轻有重有薄有厚?是不是应该按照人间正常的秩序,有远近亲疏的优先次序?
——是的。
经文是:加6:10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
提前5:4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 神面前是可悦纳的。
提前5:8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
爱的实践:
第一标准,60分,就是爱是不加害于人的。
第二标准,80分,就是活出基督的爱的生命
第三标准,80分以上,就是按照基督里的真理,有爱的行动,在生活层面的运用。比如饿了给他吃的,渴了给他水喝,有特别的困难,帮助一下,周济穷人。等等。
爱心的施舍
6:1 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
6:2 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
6:3 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6:4 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注:有古卷作“必在明处报答你”)
行善的动机
这里非常清楚的说明,在爱的行动中,动机非常重要。
——动机就是做事时人的意图,意愿,心里的驱动力。
这里举例的不是十一奉献,不是捐输,而是施舍。
奉献(是下对上,人向神的献上),捐输(向肢体之间的分享,帮助),施舍(给予贫穷者财物)
一定要出于爱神爱人的动机。而不是出于贪名图虚荣的动机。否则,虽然行善,你的行善虽然使人有益处,却达不到神的喜悦,神也不记念这一次的善。
“要小心”就是:要注意,要谨慎。
“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这正是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最擅长的。主耶稣在马太福音23章批判过。也是世人行善时的普遍心态。我们可以从媒体上看到,多少人纯粹为了做一些宣传而做秀摆拍。
“吹号”〈字义〉吹号筒、发信息、集合号。
我们这里的民间,还有类似的表达:做了什么好事,像敲锣打鼓一样,恨不得天下皆知,逮住一个人就吹,碰到一个人就自夸。
“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
主耶稣教导,从不可恨,到主动爱。从爱的行动,到爱的动机。就一步一步深入。纯正的道,既全面,又深刻。
你得人的荣耀,就得不着神的荣耀。
你不图人的荣耀,必得着神的荣耀。
你只要有爱心的行动,就必得荣耀,必得赏赐。
但你求哪一方面的荣耀和赏赐呢?属地还是属天?人还是神?
我们要存着让天父满意,得天父赏赐的动机,来实践每一个爱心的行动。
6:3 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6:4 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这句,当然是修辞,指下文的“行在暗中”。
“暗中”〈字义〉秘密的、隐藏的、内在的。
有时候行了善,连接受帮助的都不知道是谁帮他们的。
这里强调的是:
动机的纯正,
带出方式的正确,
就带来,结果的美好:你父必然报答你。
“在暗中察看”指天父无所不在,无所不知。
——诗篇139篇:
1耶和华啊,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
2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
3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
应用:
你施舍的当时,和施舍之后,一般都是什么心态?有没有急着想告诉别人?有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就宣扬出来了?
你行了善美的事情之后,有没有急切的希望别人知道?得到他们的肯定和称赞?尤其是你非常在意的那些人。
你看到“你父必然报答你”这句话,是不是大大激励你去行善行义?
——今天还有什么得着,可以再发出来,回应。
2021.2.3 王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