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11章:♥比色(现代的邑积遗址 Khirbet Ibziq)是在以法莲精选的集结点,与基列雅比相对,距离约但河对岸只有大约十哩(16公里)
♥在这种情况下扫罗依然从事农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的勤奋,但又表明了他对神之呼召的犹豫不决。
♥晨更:指清晨,在夜晚的三个时段之中的最后一个时段(出14:24-27;士7:9;哀2:19
♥当时扫罗的年龄是40岁,约B.C.1050(13:1),后来统治以色列40年(13:21)。
♥剜出右眼不只凌辱,也使敌人失去作战能力。战士左手拿盾,护住全身,要靠右眼视物,射箭也靠右眼瞄准。
♥拿辖”的意思是“蛇”
《士师记》21章记有基列雅比四百个处女嫁给快灭绝的便雅悯族男子的事,与扫罗所属的便雅悯族有姻盟关系。基列雅比有难,专使急报远在基比亚的便雅悯族求援。
♥亚扪人住在约旦河东,与迦得支派的业地为邻,士师时代曾图侵占以色列的土地,败在士师耶弗他手上(士11章)打算乘隙卷土重来。以色列人已失抵抗能力,只求苟安。
♥比色在以色列地中部示剑以北约27公里,距约旦河约15公里,与雅比隔河相对,是集结大军进攻的恰当地点。此处将犹大人的数目另列,暗示终扫罗一生,其影响力未及犹大。他死后最先立大卫为王的便是这个支派(撒下2:4)。
♥11:11 一夜有三更,晨更是最后一更,为凌晨3至6时。扫罗用传统的战术,把军队分为三队,左右呼应,前后支援;更趁对方不备,夜袭,取得大胜(比较士7:15-23)。
♥平安祭是一种酬恩祭(利3:1-5)。神在西奈山与以色列人立约,摩西率领全民代表献的便是平安祭(出24:5)。撒母耳率众献此祭,除感恩之外,也让以民知道,与神所立的约仍是立国之本,王和民都当尊神为大(12:14-15)
♥亚扪王拿辖为什么给基列雅比人七天宽限,让他们去搬救兵?因为以色列人仍然是一盘散沙,他深信不会有人上来援助这城。
♥"晨更"。晚上三更的最后一更(哀二19;士七19;出一四24~27),时间在大清早的时候。基列.雅比位于约旦的东面,中间有一条河流把那地分割,
♥教会如要有强的事奉,也必须有如此像分队的配搭。
晨更乃一天最早的时间,历代以来,基督徒是否长进,得胜,乃看他如何善用他的早晨。但愿我们珍视每天的早晨,追求作一个得胜者。
当大卫歌唱「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三十5)在守望者回答「早晨将到,黑夜也来」(赛二十一12)的话语中,早晨给雅比的长老们带来喜乐,而夜晚却给拿辖和他的跟从者们带来厄运。
♥剩下的人…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这不只是说出仇敌的失败,也同时是说出仇敌重大而彻底的失败。
管理」统治,作王。
这是对先前讥诮扫罗之匪徒的回应(撒上十27)。『对撒母耳说』表示撒母耳也到了比色
♥肉体的人也能像扫罗一样被神使用,也能有一时一事的谦卑和宽容。但人只要还活在肉体当中,灵里暂时的清醒并不能持久,扫罗一旦坐稳了王位,谦卑就逐渐变成骄傲,宽容也逐渐变成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