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体贴神怜悯心意的仆人(太12:1-21)
2021-02-07 12:01:54
481次阅读
0个评论
前言
    在11章的信息中我们提到了:「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太11:12)主耶稣开启了天国扩张的事工,福音信息正积极地向各处广传。然而敌对势力的抵抗也是激烈的。主耶稣天国事工遭遇的明显抵挡在那些拒绝接受耶稣是基督的犹太人。在12章中,冲突出现了,导火线是法利赛人对主耶稣门徒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守安息日发出严厉的批评。主对他们的回应是反问,神设立安息日的目的是什么?神期待祂的子民在安息日行什么?这段对话的重点带出了两种遵守神诫命的方式:(1)拘守外在规条、(2)活出神在诫命中的精意。耶稣所追求的是,突破累赘的外在规条,回归神设立安息日的目的,就是在神的救恩中享受神赐下的安息。

    从主耶稣对守安息日方式正确的诠释,带出来神所喜悦的仆人服事的心态,就是体贴神怜悯的心意。主耶稣服事的榜样式,正如以赛亚书42-53章所描述的受苦的仆人。祂完全应验先知对这受苦仆人的描述:舍己、谦和、怜悯,彰显出神的内在属性,将神救赎的恩典传递给需要的人。


法利赛人批评主门徒不守安息日
「那时,耶稣在安息日,从麦地经过。他的门徒饿了,就掐起麦穗来吃。2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说,看哪,你的门徒作安息日不可作的事了。」(太12:1-2)

法利赛人抓主门徒的毛病,曝露出他们对安息日的态度,就是他们重视按照字面守住摩西颁布的十诫:「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出20:10)重点在于严格设定界线,防止人逾越。他们并不重视活出反映神属性的诫命内在精神,却制定了许多规条来限制人外在的行动。因人内心的德行看不见,行动却看得到。看得见的他们十分在意,至于看不见的,就不是他们关心的。神的旨意往往存在诫命的内在精神。


神设立安息日为圣日

在此,我们要从圣经中整理出所有关于安息日的主要教导。

    首先,神在创世时就设立安息日:在神创造完成之后,一切都甚为美好,于是神赐福这日,就安息在满足的心意中。 「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创2:1-3)六日都有晚上,有早晨,表示有始有终。但是第七日没有终结一直延续,表示神在安息中,持续维系万物运行,看顾管理。这是在人堕落以前,神就赐福这日,分别为圣。安息日不是因着颁布律法才定下的规条,而是其中有神从创世以来就存在的永恒旨意。

    律法中的安息日:摩西从神领受十诫,「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出20:11)律法的设立是要求神子民效法神创造之工完成后,就歇了一切的工安息了。期待人放下劳苦,分别一段时间为圣,在神里面享安息之福。重点不在礼仪,而在其内涵。旧约守安息日是预表,在律法未被基督成全之前,预表基督带来救恩,新约的实体是在主耶稣里享受的真正安息。
    先知指出安息日的精意:「你若在安息日掉转你的脚步,在我圣日不以操作为喜乐,称安息日为可喜乐的,称耶和华的圣日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这日,不办自己的私事,不随自己的私意,不说自己的私话。你就以耶和华为乐。」(赛58:13-14a)
    救恩中的安息:「其实造物之工,从创世以来已经成全了。论到第七日,有一处说,到第七日神就歇了他一切的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样。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来4:3- 11a)所有旧约中安息日的实行,都指向在基督救恩里的安息。那是神创造后享受安息的重新恢复。就如同人犯罪堕落以后失去了内在的安息,但是在基督的救恩中,恢复了起初原有的安息。这是整本圣经中对实现安息最终的盼望,也安息的真正目的。


大卫吃陈设饼却不被算为罪

「3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作的事,你们没有念过吗?4他怎么进了神的殿,吃了陈设饼,这饼不是他和跟从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独祭司才可以吃。」(太12:3-4)

耶稣引用大卫时代表面上不合律法的作为,但神并不算他们为有罪,以此来说明法利赛人对耶稣门徒的控告是没有道理的。故事叙述如下,大卫逃避扫罗,来到祭司亚希米勒处:「现在你手下有什么。求你给我五个饼或是别样的食物。祭司对大卫说,我手下没有寻常的饼,只有圣饼。若少年人没有亲近妇人才可以给。大卫对祭司说,实在约有三日我们没有亲近妇人。我出来的时候,虽是寻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还是洁净的。何况今日不更是洁净吗?祭司就拿圣饼给他。因为在那里没有别样饼,只有更换新饼,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陈设饼。」(撒上21:3-6)耶稣引用亚希米勒给大卫陈设饼的作为,支持在人有需要的时侯,施恩怜悯,有时候比守住外表的礼仪律更重要。


在安息日为服侍神而行动不违反诫命
「5再者,律法上所记的,当安息日,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还是没有罪,你们没有念过吗?6但我告诉你们,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太12:5-6)

主耶稣再度用一个旧约的例子来解释,祭司在安息日从事服事的行为,并不违反安息日的诫命。耶稣和祂的门徒在安息日行走,传福音和医治疾病,正是在执行安息日的祝福。任何在安息日的敬拜和服事的事工都不算犯安息日诫命。如果安息日变成约束人什么不能作的规条的话,完全背离了神让人在神的创造中享受祂赐的福分,以亲近祂为乐的目的了。建造圣殿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能够敬拜神,经历神同在与赦罪。耶稣以自己的身体为殿,人借着祂可以亲近神,罪得赦免。祂比殿更大。祂对与安息日可以行出神所喜悦的怜悯人之事,是许可的。这样对安息日的诠释,与法利赛人严守外在规条,限制人的行动,截然不同。谁有更高的权柄阐明安息日的意义?主耶稣是神差来的弥赛亚,祂最明白神的心意。而且祂比献祭的殿更大,进入祂里面的,就能够亲近神。按照他阐释的安息日当行的去行,就能够活出神设立安息日的旨意。


神喜爱怜恤,不喜爱献祭
「7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太12:7)
    先知何西阿代替神责备以法莲、犹大虚伪:「我喜爱良善(怜恤חֶ֥סֶד),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何6:6)主耶稣曾经在9章用同样的话责备以色列民,表面遵从律法,却因自高不愿接触社会上被排挤的税吏和罪人。主耶稣与他们不同,看到了罪人才更需要福音,如果因轻视而远离他们,他们无法得到神的拯救。

    这句话中的良善,就是神属性中常见到的怜悯、恩慈、坚定不移的爱(חֶ֥סֶד),按照神的属性而行,确实是神所最重视之事。神看重的是怜恤,不是祭祀。意思就是主与祂的门徒在安息日作的医治工作,是出于对患病者的慈悲怜悯。即使在安息日搓麦穗,也是为了服侍的缘故,在过程中因饥饿才如此行。就如同祭司在安息日操作不算为罪一样。法利赛人挑主门徒的毛病,是不明白神怜悯的心意,把无罪的人当成有罪的。

    祭祀却是外表的礼仪、宗教活动、和外在形式。祭祀礼仪的本身,无法带来本性的转变,唯有礼仪所蕴含的属灵真理,在内住圣灵的光照下才能让人生出认罪悔改,内在改变的果效。献祭的属灵真理就是神的怜悯罪人的心意。守献祭规条,不如将神的怜悯带给人。这与「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15:22)教训一致。

    有一个假设的例子,就是在一个宣教是非法的地方,宣教士经常需要隐藏自己的身份为主宣教。一日警察在追捕一位宣教士,他逃到一个信徒的家中,请求帮助。这位是地下教会的信徒,他的身份并没有曝露。他打开门将宣教士接待进来,就让他藏在隐秘的柜子里。这是警察按了门铃,询问信徒是否看见一位宣教士逃到这里来,他是违法宣教,要将他拘捕判刑。此刻信徒心中出现了挣扎,到底是要保护宣教士的安全,还是顺服掌权者,将宣教士交出来。魔鬼在信徒的心中说话:「你是基督徒,心里有真理的圣灵住在里面,绝对不可以说谎,老实招供吧。」主耶稣也向着他的心说话:我就是真理,我要你用怜悯的心,保护那位宣教士,他是我的儿女。保护他的生命安全,比说实话更重要。最后,那位信徒做出了决定,向警察招供了隐藏宣教士的地方,让他被逮捕。他支持自己行动的理由是,罗马书13章1节说:「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主耶稣感慨地回答他:「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虽然不是完全切合守礼仪律与行怜悯之事的对比,但是情形也是相近。当一个人坚持一定要顺服在上掌权者,却忘记所做的事,是陷害一个人的生命。那就是守住律法规条,却舍弃怜悯。这不合主耶稣所教导的,怜恤的行动比按照字面拘守律法条文为重的原则。
    主耶稣给出祂之所以支持这想法的理由:「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太12:8)神要人透过安息日,放下自我中心的属世心态,归回祂的安息。这安息最终成就在基督的救恩中,祂是安息日的中心。在安息日施行怜恤并不冒犯神的诫命,乃是反映出神用安息日预表的实体,就是神借基督赐下的祝福。所以顺服人子差遣,以怜悯的心服侍受苦的人,不违反安息日。主耶稣是神的儿子,是律法指向的完美形象,具有解释律法的权柄,祂不废掉安息日,而是正确的阐释如何活出安息日的精意。


耶稣在安息日医治手枯干的

「9耶稣离开那地方,进了一个会堂。10那里有一个人,枯干了一只手。有人问耶稣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11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当安息日掉在坑里, 不把他抓住拉上来呢?12人比羊何等贵重呢。所以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13于是对那人说,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复了原,和那只手一样。14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15耶稣知道了,就离开那里,有许多人跟着他,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16又嘱咐他们,不要给他传名。」(太12:9-16)
    法利赛人在他们的律法规条中定下,在生死关头紧急状况下的特殊做法。为了要救人或动物免于死亡的特殊情况下,违反安息日是容许的。在他们眼中手枯干的不影响生存,应该等到安息日过了再医治。耶稣举出犹太人对动物遭遇危险时,努力救助的积极态度,和对生病的人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形成了极大的对比。这种视动物比人更高贵的对待方式,简直就是讽刺。正确的心态,不该是用规条限制安息日不能做何事,反倒是当鼓励在安息日,体贴神的慈悲的心肠,遵守神的命令去救人。
    耶稣对安息日的阐释方式,显出祂是神差来的弥赛亚。这直接挑战法利赛人阐释律法的权威。不顾他们的威胁,主继续在安息日医治病人。这激起他们的愤怒,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事实上,耶稣诞生时就受到生命威胁,从他出来传道之初,一直到上十字架,敌对祂的势力,从未停止除掉祂的计划。祂是在生命威胁下服事的仆人。即使有人筹划要杀害祂,祂尽力不与他们发生正面对抗,因为祂需要等到天父预备的时机成熟之时,才会遵从神的旨意,上十字架受死。此刻祂仍继续进行传道与医治的工作。祂吩咐得医治的人不要为祂传名。就是要保持低调,继续在地上完成天父的工作。


耶稣谦卑仆人的形象

「17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18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拣选,所亲爱,心里所喜悦的,我要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19他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20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21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太12:17-21)
    作者马太引用以赛亚书42:1-4仆人之歌。将其应验在耶稣身上,指出祂是神拣选、为神所亲爱、所喜悦的。祂领受天父赐下圣灵,执行天父交托的,将福音传到外邦的工作。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在犹太人的期待里,从神来的弥赛亚是个得胜的君王。祂将要统管神的国,战胜仇敌,审判列国。然而,耶稣却不争竞,不喧嚷。也没有公开大声宣扬祂的声音。是个谦卑仆人的形象,以赛亚书正清楚预言出来。这与犹太人对弥赛亚的期待向左,这点让他们难以接受。
    耶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是带着怜悯、施恩的仆人形象来服事。以赛亚书中描述的仆人,就是带着怜悯的心肠,正十分贴切地应验在主的身上。祂怜悯那些在今生经历劳苦重担的人,在律法规条重压下被辖制的人,还有在罪中挣扎无法得解脱的人。以赛亚书中说的「祂不折断,祂不吹熄」,指基督的事工是,医治、拯救、鼓励那些愿意凭信心回应耶稣呼召,到耶稣那里寻求赦罪的人。目的是要让他们得拯救,而不是受审判。
    基督施行神的救赎,把人从罪恶的权势中拯救出来,在祂的统治下蒙受恩典,使律法的义成就在神子民身上。直到最后公理得胜,指的就是神旨意得以成就。这拯救之工不只停留在犹太人身上,连外邦人都盼望得到基督的救恩。所以经上说:「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怜悯罪人,施行救恩,正是主耶稣降世所要完成的工作。法利赛人不明白以赛亚所描述神受苦仆人的预言,反而将神要人安息的旨意,变成了约束人不能在安息日做工的规条,连遵行神旨意行善之事,也被限制成不能做。这是以人为的规条,取代了体贴神旨意,是偏差的做法。在此主耶稣对他们的错误做出了纠正,并展现出一个体贴神怜悯心肠的典范。祂正是先知预言,神差来施行拯救的受苦仆人。


结论

    法利赛人因着对律法与安息日错误的理解,将其变成辖制人的规条。主耶稣有天国君王的权柄,成全律法的身份,祂依神的旨意正确阐释律法。祂将律法的精意表明出来,让人按照祂的指示,活出神定下律法所要达到的目的。
    安息日不是让人被规条限制,碍手碍脚,动则得咎;而是活出神应许赐给我们的安息,就是在神的救恩之下,免受罪恶捆绑,免除世俗缠累的自由生活。耶稣的工作目标就是让人从痛苦中得释放。安息日为活命而掐麦穗吃不犯罪,医治病人也没有犯罪。因为神「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
    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天国的君王,但是祂在地上的服事却是以谦卑仆人的身份来完成神的计划。耶稣活出的形像是,谦卑、怜悯、施恩典的仆人。天父拣选、圣子受差、圣灵赋予能力,三一神同心完成,父所预备在立约子民身上完成的救恩计划。身为新约中神子民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当效法主的样式,体贴神怜悯的心肠,遵行神在律法中的公义与慈爱的心意,在地上活出美好的见证。
收藏 0 0

登录 后评论。没有帐号? 注册 一个。

阿斗

  • 0 回答
  • 0 粉丝
  • 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