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王下17章
2023-11-22 09:24:37
225次阅读
2个评论

【王下十七1】解经书综合:♥
“巴比伦人造疏割比讷像”——配偶的神。“古他人造匿甲像”——阴间的主。“哈马人造亚示玛像”——女神。“亚瓦人造匿哈和他珥他像”——异教神明(未识之神)。“西法瓦音人用火焚烧儿女”。“亚得米勒和亚拿米勒”——巴比伦的神明。
♥何细亚在此时登基作以色列王,国土只剩下约但河西一隅。加利利地和约但河东都已入亚述版图。何细亚只是亚述属土上的臣仆(3节)。
●「何细亚」:字义是「拯救」。。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宣称是他立何细亚作了以色列的王,从何细亚那里收下了10他连得金子和1000他连得银子的贡物。
●「撒缦以色」:字义是「火之崇拜者」。
  撒缦以色。撒缦以色五世于主前727年开始他的统治。
●「何细亚背叛」:原文是「亚述王发现何细亚背叛」。
●「差人去见」:原文动词是「完成式」,表示何细亚已经派人去见过埃及王了。
●埃及王「梭」:字义是「隐匿的」,学者一般认为可能是公元前730~715年统治埃及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奥索康四世(Osorkon IV)。此时埃及群雄割据,亚述称此人为将军,毕竟这人并非统一全埃及的法老。
♥圣经所记载的事迹,从未有被证实为不符史实。圣经所记载的,都是史实,就不需要任何经外文献,来确证圣经的真确性,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当圣经记载了一些不可见于经外文献的名字或事迹,而有学者因此而怀疑圣经的真确性;近一百五十年来考古学方面的发现,已使很多以前被视为虚构的名字,被证实为真确。
使很多以前被视为虚构的名字,被证实为真确。
♥举例来说,一八五O年时,很多学者都断言否定,亚述王撒尔根二世时有赫人及何利人,否定有迦勒底的巴比伦王伯沙撒,学者否定了所多玛与蛾摩拉确实存在过。但到了近来,上述人物的真实性,已被学者接纳了;因为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中,在考古学上有很多发现,而上述人物确记载于就近发掘所得的文献里。
♥主前724年,亚述围攻撒马利亚。撒马利亚城非常坚固,虽然失去了君王,但还是在亚述大军的围攻下坚持了三年。主前722年,撒缦以色五世去世,他弟弟撒珥根二世(Sargon II,主前722–705年在位)继位,攻陷了撒马利亚。在亚述文献中记录,撒珥根二世掳走了27290名以色列人,大都是有能力反叛的富贵阶层,贫穷弱小的则留在本地。神也让金牛犊和拜金牛犊的祭司都被掳到亚述(何十5~6),好使「以法莲必蒙羞;以色列必因自己的计谋惭愧」(何十6)。
♥「哈腊」:是亚述地名,
「歌散」:位于哈博河岸。
「哈博河」:是幼发拉底河的支流。「哈博河」(6节)就是幼发拉底河的支流哈布河(Habur)。「玛代」(6节)位于亚述的东方、波斯的西北。十个支派的精英阶层被掳到遥远的北方和东方,再也没有回归,被称为失踪的十个支派(Ten Lost Tribes,包括流便、西缅、但、拿弗他利、迦得支派、亚设、以萨迦、西布伦、以法莲、玛拿西)。
●「哈腊与歌散的哈博河边」:直译是「哈腊、与在哈博、歌散河边」,或「哈腊,在哈博河与歌散河一带」。
●「哈腊」:字义是「痛苦的」。应该就是尼尼微东北的Halahhu。
●「歌散」:字义是「切断」。Guzana,Tell Halaf,是幼发拉底河旁的亚述省省会。位于哈博河上游。
●「哈博」:字义是「接连」。就是现代的Habur河。
●「米底亚」人:「玛代」,字义是「中部土地」。是雅弗后裔居住的土地,位于波斯本身的西北方,里海的南方及西南方,亚美尼亚和亚述的东方,伊朗大盐漠的西方和西北方
「敬畏」:可译作「敬拜」。
●「风俗」、「条规」:「法令」、「条例」、「制定的事」。为负责。君王的罪恶不能为其百姓采取同样的罪行开脱责任。 
「瞭望楼」:指设在野地的独立建筑物,代表最小规模的防守站,与「坚固城」泛指一切聚居的地方。
●「从瞭望楼直到坚固城」:「坚固城」就是「设防城」,用坚固城墙工事防守的城。瞭望楼就是防守坚固城,用来「观察敌情」的高塔。这种高塔通常建筑在城墙上,也可能建筑在城外。
◎此处的「邱坛」原文是「高地」,指的应该就是敬拜巴力的地方而非是敬拜神的邱坛。
♥他们经常用宗教的形式和敬虔的外表来掩盖他们卑污和败德的行为。他们假装侍奉耶和华,而其实际的行为却与他们国家的主要原则截然相反。 
●「柱像」:原来是迦南人祭坛旁的柱子,代表男性。
●「木偶」:迦南人立木柱于祭坛旁,象征巴力神之妻。木偶”被安置在“各青翠树下”(王上14:23)。它们其实是木柱,是女神亚舍拉的标志。
●邱坛上「烧香」:「献祭」、「烧香」、「烧祭物」、「使祭物冒烟」。
●「赶出」的外邦人:原文是「掳掠」、「掳走」。
「恶行」(13节)原文是「邪恶的道路、方向」「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罗三11)。
●「先见」:「先知」之古称。也有人认为此处的「先见」是指「对犹大国发言的先知」。
●「劝戒」:原文是「坚决声明」、「警戒」、「正式的劝告或禁止」。
●「恶行」:「邪恶的道路」
  劝戒。被翻译为“严肃地逼问,”“反复地说教,”“命令。
「信服」:或作「倚靠」
「硬着颈项」形容不肯让人牵引的牲畜,比喻人在神面前顽梗、悖逆的本相
●「硬着颈项」:形容人桀骜不驯,如同牲畜不听主人的使唤。从旷野时代以后,这个词用来描述以色列不信、不听从神。
  硬着颈项。这是一个常用的希伯来短语,表示人的倔强、顽固、不顺服。
♥外邦人的文化是背离神的,如果接受,必然会导致思想的混乱,被外邦文化所同化,当初基督教传入韩国时,与当地的宗教混合在一起,出现了各种形态的混合式宗教。
♥「虚无的神」(15节)原文是「蒸汽、呼吸」,引申为「虚空」。「成为虚妄」(15节),原文是「变得虚妄、做没意义的行为」。一切偶像都是「虚无的神」(15节),人若「随从虚无的神」(15节),人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虚无的神」:「蒸汽」、「呼吸」,引申为「虚空」。
●「成为虚妄」:「变得虚妄」、「作没意义的行为」。
「天上的万象」:指亚述及巴比伦所拜的星象
●「铸了」两个牛犊:原文是复数型态,照说实际去铸造的只有耶罗波安一世,但是后来的王也不反对,等同于一起铸造。

收藏 0 0
    2023-11-22 09:42:46

    基督教传入外邦,在当地成立教会,但有很多教会被土著宗教排挤或混合。②曾有机会保持以色列自己的信仰(28节),但没有发挥作用,却变成了混合宗教(32,33节)
    敬拜偶像的人,通常不会介意多敬拜一个偶像。所以各族之人一面把自己的偶像「安置在撒马利亚人所造有邱坛的殿中」(29节),一面因为「惧怕耶和华」(32节),「也从他们中间立邱坛的祭司,为他们在有邱坛的殿中献祭」(32节),想借此贿赂本地的神明(拉四2)。
    「疏割比纳」「摊棚」敬拜巴比伦女神(Banitu 乃伊施他尔女神之绰号)。
    匿甲乃战争、死亡及瘟疫之神,其主要的神龛乃在古他,他的象征为一头狮子。
    「疏割比讷」:巴比伦城的神只玛特或其配偶。
    「匿甲」:是掌管阴府或战争之神。
    「亚示玛」指叙利亚的女神。
    ●「疏割比讷」:字义是「女儿的棚子
    ●「匿甲」:字义是「英雄」,是巴比伦神,主管地狱。
    ●「亚示玛」:字义是「有罪: 
      疏割~比讷。一些人认为这也许是巴比伦神玛杜克的配偶Sarpanitu,或者它是玛杜克自己的称号。 
      匿甲。巴比伦著名的战神,也是库塔(Cuthah)的守护神。 
      亚示玛。亚兰的女神,在亚兰的神话传说中非常有名。
    「亚得米勒」:即「亚得(巴比伦的神名)是王」。
    「亚拿米勒」:即「亚拿(米所波大米的天神)是王」。
    ●「匿哈」:字义是「咆哮者」,此偶像是一个狗的形象。
    ●「他珥他」:字义是「黑暗王子」,此偶像是驴子的形象。
    ●「亚得米勒」:字义是「王的荣耀」。
    ●「亚拿米勒」:字义是「王的形象」
      匿哈。有些人认为它是一个以拦的神;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它是Mandaic的黑暗之神Nebaz。 
      他珥他。亚兰的一个神明。 
     亚得米勒。这是美索不达米亚西北部崇拜的一个神,名字叫做Adad~milki,意思是“哈达是王,”是亚兰人的神哈达的另一种形式。
      亚拿米勒。“亚奴(Anu)是王。”亚奴是美索不达米亚早期著名的天空之神。
    「惧怕」:于原文与「敬畏」为同一字。
    ♥混杂宗教,不敬畏耶和华的人。今天的信徒也要持守使徒的信仰,不得添加什么(加1:6~9)。因为无论哪一时代哪一地区,福音的核心内容永远不能变。②不得仿效外邦的习俗

    2023-11-22 09:25:18

    ♥卖了自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以色列百姓背离神,深陷于罪恶之中,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即,原因主要不是来自外界,而是他们自愿站在了恶人的道上(出9:12,人的自由意志),因此对自己的罪无可推诿(罗1:20;2:1等),受任何惩罚也都罪有应得(耶11:11;帖前5:3等)。我们应当铭记犯罪的责任在于人自己,而神会按每个人的罪报应人(申24:16),所以要把我们的肢体献给义的器具(罗6:12,13),靠耶稣脱离我们肢体内的不洁不法(罗6:
    ●「经火」:指着「把小孩烧死献神明」。 占卜。这是指人们借用种种方法确定神明的旨意或从它们那里得到秘密的消息。 
      法术。这是指不同种类的魔法和巫术。 
      卖了自己。那些涉足这些邪恶行为的人,就变成了以超自然和神秘仪式为伪装的魔鬼的仆人。他们不作神的儿女,反倒成了撒但的奴仆。
    ●「大大发怒」:「极其发怒」。
    ◎「只剩下犹大一个支派」:意思是「只剩下南国犹大王朝」。
    ●「夺回」:「撕碎」、「撕破」。指「神将以色列国分裂」。
    ●「陷在大罪里」:「犯了大罪」。
      引诱以色列人。统治者在他们的臣民身上发挥着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北国以色列的邪恶开始于他们第一个王──耶罗波安──的邪恶。
    以色列人照耶罗波安所犯的一切罪去行」。「很像真信仰的假信仰」很有效的让北国一直没有离开,直到灭亡。我们会不会也为了自己的利益传讲一种「很像真信仰的假信仰」?耶罗波安打开了犯罪的闸门,最终,滔滔洪水将全国卷入了彻底灭亡的深渊。
    ♥「神不偏待人」(罗二11)。过去,神赶出迦南人,「因那些国民行这可憎恶的事,所以耶和华——你的神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申十八12)。现在,百姓既然「效法耶和华在他们面前赶出的外邦人所行的」(8、11节),公义的神也像当年赶出那些迦南人一样,「从自己面前赶出他们」(18、20、23节),让他们被「掳到亚述」(6节)。
    「古他」:位于巴比伦之东北。
    「亚瓦」与「哈马」:位于叙利亚的俄隆提斯河岸。「亚瓦」:
    ♥耶稣曾在撒玛利亚叙加城的井边与一位妇人谈过话(约4:1~42),这成了福音的种子,传遍了撒玛利亚。后来司提反殉教后,耶路撒冷教会面临迫害而逃亡撒玛利亚时,福音进一步传到了撒玛利亚(徒8:1~17),这里也成立了教会(徒9:31)。这是耶稣升天之前对门徒所说预言的应验(徒1:8)。 。「古他」(24节)位于巴比伦附近。「亚瓦、哈马,和西法瓦音」(24节)都在亚兰。「撒马利亚」(24节)代指整个北国以色列,不只是撒马利亚城。
    ●「巴比伦」:字义是「混乱」。当时的巴比伦受亚述控制。
    ●「古他」:字义是「压碎」。位于巴比伦东北八公里。
    ●「亚瓦」:字义是「废墟」,位于叙利亚地区
    ●「哈马」:字义是「堡垒」,在北叙利亚Orontes谷里的主要城市。
    ●「西法瓦音」:字义是「两个 Sipparas」,叙利亚)地区的城市。
    ●此时的「撒马利亚」,被当成整个北国以色列的领土,不再是撒马利亚城。
    ♥“那地之神的规矩”应指以色列宗教的律法、习俗、宗教仪式等。
    「有人告诉亚述王」(26节),原文动词是复数,表明不止一个人向亚述王报告,可能狮子咬死了不少人,所以才会惊动亚述王。亚述人把猎狮当作一项运动,亚述王常常把自己描绘成英勇的猎狮能手,现在却只能求神明帮忙,表明这批狮子不寻常地凶猛。
    每一位神祇都有其风俗、礼仪、「既定的规矩」,不容轻慢,否则会导致灾祸性的后果,因此亚述王吩咐差遣一个了解其规矩的祭司回去。

共2条 1

登录 后评论。没有帐号? 注册 一个。

可爱的大能勇士

  • 0 回答
  • 0 粉丝
  • 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