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Integrative Theology 整合神学」读书心得
2023-04-13 11:39:41
242次阅读
0个评论
逐章介绍:
1. 前言:
作者首先指出传统的单一角度的做神学的方法,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后启蒙世代而言已嫌不足。他们提出,无论是依靠个人经验,或者是单从客观世界推论,一个更加有意义的做神学方法需要重视以整全性来看待思想以及生活的各层面。作者们说:「一个人的一贯思考和真实生活需要此人将生命视为整体而非碎片化」。本书提到了神学家兰姆将巴特做神学的方法,整合入这个新方法,称为整合神学。他认为巴特的方法忠于基督教传统,同时也愿意与现代文化和哲学进行对话。可以解决现代世界所带来的知识挑战,同时又不会在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信念上妥协。只是作者提出的整合神学更加符合圣经的文本。这套整合神学包含六个连续的阶段:(1)确定需要解决的神学或圣经问题。 (2)探索该问题在历史上是如何被解决的,以及有哪些神学或哲学假设被提出。 (3)检视与问题相关的圣经经文和教导。 (4)从圣经和历史资料中获取知识,系统地概括和表述问题及其神学意涵,使之成为一个有条理和统一的理解。 (5)与持有不同观点者或反对意见的人进行辩护互动。 (6)最后阶段是反思该神学理解对个人和社群生活以及事工实践的实际影响。

作者认为「整合神学」看来也优于「唯信神学」(Fideistic theology)。 「唯信神学」是一种神学方法,强调信心是关于对神知识的主要来源,只要依靠单纯的信心,拒绝使用理性或证据作为理解或捍卫信仰的手段。这种神学治学方法最终会让产生的神学理论与主流社会毫无相关,走进与世隔绝、孤芳自赏的绝境当中。作者提出的整合神学就是为了修正这种做神学的态度。
    作者定义「整合神学」是:建根基于圣经、有历史的相关性、对文化具敏感度、关心人的处境、并深思生活的问题。作者讨论到,上述整合神学六步骤中,当问题已经被界定好之后,如何进行神学验证。除了归纳法、与演绎法之外,他们建议的方法是,尽量提出可能的假说,并用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验证,若是能通得过验证的就得到证实,对无法证实的想法则放弃。


2. 第一章:神学的挑战任务
处在今日多元化的世界,我们面对各种立场、各种彼此相异的观念与价值观。需要具有宏观思想的能力。在做出正确的伦理判断时,必须要对各种观点,权衡轻重,作出全盘的考量。处理神学的问题也有一样的要求,基督徒需要按照圣经的观点来解决人性及自然界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神必然有祂的目的。而我们仅在有限的经验下,受到以及离异或偏见的影响,神把我们放在一个焦点上,对于请围绕着我们的各家想法,作出整全的判断与选择。
    初信主的人,都会有个认识启示真理的切入点,通常是影响他信主的人所拥有的想法。不管初信者最开始受到何种宗派或思想的影响,最后都会对信仰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想。在他经过信仰问题的挑战、深思、解答之后,会得到更清晰的答案。每个信徒在人生过程中总会遇到更深入思考信仰问题的「切入点」,教会中举办的一些活动也有可能刺激他去思考这些问题,例如向不信者传福音,接受不信者的提问,会让人把握机会,对关键性问题想得更深入。
    就一个选择带职或全职服事的基督徒而言,一样要面对神学问题的挑战。在大学或神学院修读一门课,课堂上就会面对多种不同看法的纷扰,到底哪一种才更具有说服力,唯有在彻底想过之后,心中才能逐渐消除疑惑,让自己能接受的想法浮现出来。即使是毕业进入服事工场,仍然会面临教会重大方向的选择,针对会友进行婚姻辅导时,需要思考教会对离婚的态度。对于临终重病的人,需要采取临终关怀的对策。这些作为全部都需要有深思熟虑的心。
    系统神学是处理神对我们借着自然、或是圣经发出的对于与神相关问题的启示。系统神学与圣经神学虽然是处理相同的原始素材,但是它们在做神学的方法具有不同的重点。系统神学关注将整个圣经的教导组织和总结成一个连贯和全面的系统。它旨在回答诸如「圣经教导关于神、救恩和人类的什么?」等问题。它借鉴了各种圣经文本以及教会传统和哲学。
圣经神学关注圣经的历史和文学方面,研究神的启示如何在圣经中逐步显示出来。它研究每本圣经书的历史背景、作者想传递的主题思想。圣经神学关注圣经的「故事的主线」,以及该故事的每个部分如何促进神对人类计划的整体叙述。
    作者指出系统神学需要更加谨慎,或不够全面的问题。因系统神学是处理神学的抽象概念,可能会忽视神学原则需要被应用到具体的现实生活。同时在做神学的经文不是脱离处境的文字,而是在历史中,神逐步启示下来,发生在神子民的身上,本身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神的作为。若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神在历史中作为,我们可以看出神前后一致的计划。
整合神学有助于解决系统神学可能存在的一些弱点。作者认为,整合神学寻求全面和整体化,融合多种来源,包括圣经、传统、理性和经验。整合神学可以结合不同神学学科的优点,例如圣经神学、历史神学和系统神学。另一个可以避免系统神学的潜在弱点,是敏感于生活现实和人生经验,同时允许圣灵的指引在诠释圣经时发挥作用。整合神学也努力处理神学发展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使得所做的神学理论更接地气。

3. 第二章:神向各世代各种族发出的神圣启示
    神透过一般启示和特殊启示向所有人显示了自己。一般启示指的是透过自然、良心和历史可获得的关于神的知识。特殊启示指的是透过特定事件和人物而认识的关乎神的知识,例如旧约的先知和新约的耶稣基督。这种启示对于理解上帝的性格和拯救计划是必要的。一般启示为特殊启示提供了基础。但特殊启示开启了对于理解神的属性和拯救计划。
    在摩西五经中,作者没有解释神的起源,反而从一开始就直接说出神是创造者,祂创造了万物。诗篇19篇描绘,神创造宇宙的神奇奥妙,同样没有任何推理论述,只是描述作者从内心发出的惊奇感叹。大自然以它们的存在向着外界诉说神的奇妙大能。
    在新约的使徒行传,保罗巴拿巴向着外邦人宣扬神的属性:「那创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永生神。他在从前的世代,任凭万国各行其道。然而为自己未尝不显出证据来,就如常施恩惠,从天降雨,赏赐丰年,叫你们饮食饱足,满心喜乐。」(徒14:15-17)肯定神是创造主,维护着他所造的万物的生存。保罗在亚略巴古也同样地向外邦人宣扬神对万物的创造与护持:「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徒17:24-25)在保罗心中,神的存在是个针对所有人类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保罗在《罗马书》中强调神的启示的重要性。他认为,尽管人类可以通过自然界感知神的永能和神性,但是没有神的启示,人类无法完全了解神。因为人犯罪堕落的倾向,会故意拒绝神,反而去制造偶像崇拜。唯有耶稣基督向人显明神的荣美。祂是「看不见神的像」(西1:15)和祂「本体的真像」(来1:3)。保罗的教导强调了神和祂对人类的救赎计划。
神如何向普世万民启示祂的存在?祂从四个方面向人们揭露祂自己:(1)祂让人内心中存在良知,能意识到人需要依靠更高的造物主而存在。 (2)宇宙中必然有是非善恶的公理存在。 (3)大自然稳定运行的背后必定有个永恒的规律在掌管。 (4)有个至高的主宰会一直对世界、人类、万国发出审判。
    人类既然可以感知神所发出的自然启示,就需要为自己领受的启示所做的回应负责,或是接受神存在的明证,或是逃避神的呼召,拒绝接受。保罗在罗马书中指出:「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1:20)人类再也不能辩称自己无法感知神存在的证据。因为他们会崇拜偶像就是因为心中对宇宙间更高能力的神明,将信仰寄托在他们上。塑造偶像来代替神,向他们崇拜就是对神最大的背叛。也就是人犯罪后,被罪辖制的结果。

阅读心得:
1. 整合性思考
整合性思维涉及认识生命的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包括身体、情感、精神和社会维度。这意味着考虑我们生命的不同部分是如何相互交织和影响彼此,而不是将它们视为孤立的单元。前后一贯的思考和真实生活需要整合性观点,因为它允许个人对自己和周围世界有更全面的理解。
    身处复杂多变的多元社会,我们会听到周围各种文化背景、各种利益团体、各种意识形态的宣传发出的声音。我们并不是按照片片断断的资料,作出片面的判断,而是要顾及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当各种想法纠结在一起,我们需要有清晰的思想,并能依靠圣灵赐下的智慧作出合适的判断。在神学的研究上,我们同样地不能闭门造车,需要整全地对各种可能的答案作整体性的评估与考量。在处理神学问题上注重整全性的思考,可以避免落入偏颇的陷阱中,当我们未花上时间精力投入各种情况的考量下,就匆忙以现有的资料轻易做出决定。很可能在遭遇新状况时,被迫放弃原有的想法,重新再来。

2. 整全并非完美无缺
有人会误以为,神要人追求完美无缺,事实上世上除了神以外,并无完美无缺的人事物,因为人与神有天渊之别,神无限、无所不在、全能、全智、全善的属性,并非可与人分享的。神却愿意人分享祂部分的属性,如公义、慈爱、圣洁。这可分享的部分,神期待人去追求像祂,却从不期待人能达到如神一样。 「整全」的意思并非如神一般毫无瑕疵,而是人在明白自己的缺欠之时,愿意凭着对神的信靠,领受神所预备的救赎方法,就是接受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带来的赎罪救恩。神借着恩典来拯救属祂的百姓,这观念贯穿正本圣经。历史上所有属灵伟人,没有一个在神标准下是无可指责的。保罗论到世间是否有人能行全律法时说:「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罗3:20a)很明显的完美无瑕不是神对我们「整全」的期待,而是要我们借着信靠基督,「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罗8:4)整全性的救赎就是成就在基督十字架上的代赎之恩。

3. 护教学上的辩护
既然整合神学愿意接受各种代替性学说的挑战,本书回应了无神论、泛神论、以及自由派的看法。对于无神论的挑战,作者提出,无神论本身是一种需要证明的信仰体系,不是一个中立的立场。无神论者必须依赖某些假设和前提,例如:「凡通不过感官和推理检验的事物,都不能被接受。」这个前设本身就是无法单靠科学或理性证明,而需要靠着某种程度的信心去接受的。
自由神学在解释圣经上,更多考虑个人自主权和当时文化背景,在实践圣经原则时会依照情境而调整,这可能导致拒绝核心信仰,和实践上的妥协。对于自由派神学的挑战,作者强调保持对圣经权威和正统基督教信仰的承诺的同时,同时可以关切社会议题,并挑战社会不公。无需要在圣经真理上妥协。

批判性思考
1. 神学理论确实需要通过整全的验证:今日教会界经常见到的神学研究方法是,先定下自己接受的理论,然后穷究圣经去寻找合乎自己想法的经文,这种方法被称为「经文佐证proof-texting」,即使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但是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圣经不是让人这样片片断断引用来支持自己理论的。经文本身就传递着一个与当时社会相关的信息。当神学讨论者要借来应用在在今日的处境,需要考虑到古今文化背景、当时与现今处境的差异。圣经中的教训对今日的读者,当然仍然传递有效的信息,但是需要经过时空情境转换。若是当时的教导是个不随时空而变化,普遍应用的原则,我们可以继续将其应用在今日。但是大多数的情形是,圣经经文具有当时的时效性,不能直接照搬到今日应用。例如:约书亚进攻耶利哥杀尽城中的敌人,无论男女老少,我们今日无论哪种战争,就不能引用这段经文来支持同样的行为。
    今日教会界牵涉到社会议题的辩论,也常会流于只引用支持自己理论的资料,而不管其它与自己理论不合的资料。如果辩论双方都只是用片面的资讯来攻击对手,忘记辩论的目的不是要打败敌手,而是要让自己的理据接受考验,而更能除去偏见,而更趋于完整。若按如此想法,整合神学就是更在思想上具包容性的做法。即使对方的意见与自己不合,但也充分考虑,认真监视其合理性。若是值得肯定之处,也不吝采纳此想法。这样就不会流于神学门派之争,或是意气之争。
2. 考虑太多方面是否会有瞻前顾后的疑虑:任何理论确实无法顾及各家正反理论,在神学整合的过程,与自身理论接近的想法,当然尽可能接纳它们的优点,将其整合进来,让原始理论更加全面。对于差异太大、甚至相反的理论,则需要陈述理据,表明立场去反驳。当然也愿意虚心听对方的解释,不至于流于党同伐异之争。
    就个人的理解,整合神学的特点,在于一个开放的态度,愿意与各家理论对话,并虚心听取反对遇见,有理有据地陈明立场。并不在于寻找一个最佳神学理论,首先理论本身就有主观性与局限性,即使在最自由开放的学术界,学术争议也是难免之事,更何况神学理论的讨论环境是为了教会界的应用,那是比学术界更保守的思想群体。

收藏 0 0

登录 后评论。没有帐号? 注册 一个。

阿斗

  • 0 回答
  • 0 粉丝
  • 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