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难周--香膏抹主和犹大卖主
——100天学马太福音第八十八讲
26:1-5 公会商议杀害主耶稣
26:6-13 马利亚用香膏抹主
26:14-16 犹大出卖耶稣
读经:第一段:26:1-5 公会商议杀害主耶稣
26:1 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就对门徒说:
26:2 “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
26:3 那时,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聚集在大祭司称为该亚法的院里。
26:4 大家商议要用诡计拿住耶稣杀他;
26:5 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间生乱。”
本段经文也同时记在马可14:1-2节,路加22:1-2节,和约翰福音11:45-53节里面。
我们参考平行经文,综合解释。
进入受难周的最后几天,一些相关的内容,我们根据四福音的合参,综合地解释。
“逾越节”和“无酵节”是紧密相连的,犹太历的正月十四是逾越节,正月十五开始的七天是无酵节,直到二十一日晚上。两节一共八天。(犹太历的正月称为尼散月,是阳历的3~4月间)
逾越节要吃羊羔,且取羔羊的血涂在房屋的门框和门楣上。
而无酵节不可吃有酵的物。
历代逾越节都为纪念以色列人的祖先从埃及被救出来。
出埃及记12:1-20详细记载第一次逾越节和无酵节的规定。
马可14:1 过两天是逾越节,又是除酵节,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么用诡计捉拿耶稣,杀他。14:2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百姓生乱。”
路加22:1 除酵节又名逾越节近了。22:2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么才能杀害耶稣,是因他们惧怕百姓。
约翰福音记得比马太福音还详细:
11:47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公会,说:“这人行好些神迹,我们怎么办呢?
11:48若这样由着他,人人都要信他,罗马人也要来夺我们的地土和我们的百姓。”
11:49内中有一个人,名叫该亚法,本年作大祭司,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什么。
11:50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
11:51他这话不是出于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
11:52也不但替这一国死,并要将 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
11:53从那日起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
四福音完全一致的内容是:
以大祭司该亚法为首的公会,商议要杀害耶稣。但他们又找不到具体的途径。又担心在节日期间发生动乱。
我们在七十七讲提过:
这些人没有料到,犹大主动送上门去,出卖耶稣,给了他们机会。更没有想到,原来主耶稣道成肉身,就是为了钉十字架,担当我们的罪,代替我们的死。神所预定的救赎大功,因着主耶稣的彻底顺服,而成全了。
有人说:主耶稣被害、钉死在十字架上,是惟一一次神的旨意和撒但的诡计相一致的事件。撒但千方百计要害死主耶稣,但神的计划、旨意、安排,也是为了让主耶稣基督钉死。
当然,动机、目的、结果都绝对不一样。只有“方式”一样。
撒但的差役都必照着他们的行为受报应。
从中你可以看清楚,主耶稣的生命完全掌握在神的手中,绝不会掌握在撒但或属魔鬼的恶人手中。所以,我们也要有这样的信心和认识,我们的生命也掌握在神的手中,绝不是掌握在撒但和属魔鬼的恶人手中。神若不许可,我们连一根头发也不会掉在地上。
第二段26:6-13 马利亚用香膏抹主
26:6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
26:7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他的头上。
26:8门徒看见就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
26:9这香膏可以卖许多钱,周济穷人。”
26:10耶稣看出他们的意思,就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
26:11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26:12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做的。
26:13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记念。”
这一段经文也记在马可14:3-9节,约翰12:1-8节。
我们参考平行经文,也综合来解释。
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所记基本一样,而约翰福音发挥了补遗的重要价值,将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物品的细节,都补充完整了。
所以,我们以约翰福音为标准。
12:1 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
12:2 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
12:3 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12:4 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
12:5 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
12:6 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12:7 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
12:8 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一:时间:逾越节前六日。
二:地点:伯大尼。
有一户人家给主耶稣预备筵席(马太和马可都说是: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这个西门肯定得了主耶稣的医治,彻底康复了。
三:人物:主耶稣,门徒,马大,马利亚,拉撒路,都在。
四:事件:
A马利亚膏主
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马太和马可都说,有一个女人,不知道是谁。约翰说是伯大尼的马利亚。
——马太和马可,都说浇在他的头上。约翰说抹在耶稣的脚上。
——马太说一玉瓶极贵的香膏。马可和约翰都说是“真哪哒香膏”。而且约翰说是一斤。
“真哪哒”,一种由印度进口的甘松香油,价极昂贵,专用来为死者膏身。
这香膏非常值钱,是极贵的〈字义〉极珍贵的、重价的。量又很多,一斤。你如果买过香膏或膏油,你就知道一斤到底有多少,平常都是30ml,50ml这样的。就是指头沾一些,抹一下即可。
在此处的“一斤”原文是:一磅,12盎司的重量(340克)。一玉瓶的容量通常不会超过一盎斯,因此在这里马利亚是非常慷慨。
为重要的客人膏抹头,是一般的习俗,不过使用如此昂贵的香膏未免显得奢侈。但是主人通常只为他们预备水洗脚。
行这样一件美事的,为什么是伯大尼的马利亚?
根据路加福音10:38-42他们走路的时候,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他到自己家里。10:39她有一个妹子,名叫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他的道。10:40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进前来说:“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请吩咐她来帮助我。”10:41耶稣回答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10:42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
约翰福音11章1-46节,也非常详细地记载了,主耶稣爱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一家。尤其提到主耶稣和伯大尼的马利亚之间,那种亲切的感情。
所以,伯大尼的马利亚用香膏抹主,绝非无缘无故。我个人认为,她一定得了圣灵的感动,才去做这一件美事。所以,正做在主耶稣的心意上,非常蒙主的喜悦。因为只有她提前为主耶稣的安葬献了香膏。
B犹大责备
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
——马太和马可,都说有几个门徒。约翰指说,其实只有一个人,就是加略人犹大。
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犹大为贪婪的动机和目的,而指责行了美事的马利亚。
C主耶稣辩护和称赞
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在穷人和主基督之间,孰大孰小,孰轻孰重,我们很容易辨别。
我们的行善,并不限于周济穷人,更要紧的是做在主身上。
“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记念。”
这句话,马太和马可都有记载。表明了主耶稣很喜悦这种发自内心的、毫不保留地献上。使香膏抹主这样的美事,可以流传千古。
很有意思的是,马太和马可,却不记载这个女人的名字。而点出名字的约翰福音,却不记载这一句话。因为主并不是要门徒把荣耀归给人,并非替哪一个人传名。而是肯定一件爱主的美事,叫人放胆爱主,不要害怕他人的毁谤、攻击、批评、指责。
许多人自己不爱主,看到别人爱主,他又妒嫉。但我们岂能因他人的妒嫉,就缩手缩脚,而不去爱主吗?
一起宣告:爱主是一件美事。
第三段26:14-16 犹大出卖耶稣
26:14当下,十二门徒里有一个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去见祭司长,说:
26:15“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
26:16从那时候,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这段经文也记在马可14:10-11节,路加22:3-6节,
我们参考平行经文,综合解释。
马可14:10十二门徒之中,有一个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要把耶稣交给他们。14:11 他们听见就欢喜,又应许给他银子。他就寻思如何得便,把耶稣交给他们。
路加22:3 这时,撒但入了那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心,他本是十二门徒里的一个。22:4 他去和祭司长并守殿官商量,怎么可以把耶稣交给他们。22:5他们欢喜,就约定给他银子。22:6他应允了,就找机会,要趁众人不在跟前的时候把耶稣交给他们。
一:人物:加略人犹大
二:事件:卖主耶稣
为什么卖主?
路加说:撒但入了他的心。
约翰福音13:21-30耶稣说了这话,心里忧愁,就明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13:22 门徒彼此对看,猜不透所说的是谁。13:23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13:24西门彼得点头对他说:“你告诉我们,主是指着谁说的。”13:25那门徒便就势靠着耶稣的胸膛,问他说:“主啊,是谁呢?”13:26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13:27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做的,快做吧!”13:28同席的人,没有一个知道是为什么对他说这话。13:29有人因犹大带着钱囊,以为耶稣是对他说:“你去买我们过节所应用的东西”,或是叫他拿什么周济穷人。13:30 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
当时的属灵氛围:
路22:31主又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22:32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
而十二门徒中,几乎每一位在主耶稣被卖、被捕、被害的过程中,都惧怕、胆怯、逃避。像彼得也三次不承认主的名。
出卖主耶稣的,为什么是犹大?
照约翰福音所记,主耶稣很早就知道犹大要出卖他。而犹大出卖主,绝不是临时起意,乃是持续一段时间的预谋。为什么撒但挑中犹大呢?是因为他有破口,他有贪婪。请注意,这是一场人人必须经历的属灵战争,犹大是人跟随主耶稣,这颗心却跟随了撒但。并且很早就随从魔鬼。所以在关键时刻,他成了魔鬼的工具。不论是被动的受到试探,胜不过去,或本意不想害耶稣,只是图那些钱财,都罪不可赦。结局极其悲惨,声败名裂,遗臭万年,且落在永火里。
试想,若犹大一心一意跟随主耶稣,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有罪恶,都是魔鬼藉着邪灵在人心的推动,人接受了这些罪恶的意念,而去随从,就有了罪。如果持续犯罪而不思悔改,不靠救恩得胜过来,就成了被掳者,也就是魔鬼的差役了。所以,人的责任无法推诿,必照自己的行为受报应。
哥林多前书曾提醒说:
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 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10:12-13)
任何犯罪失败,都有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诚实地悔改,承认你的罪,离弃这些罪,心灵回到基督里面,生活也重新归回。绝不可在罪中继续贪恋下去。
——提问——
从马利亚的香膏抹主,和犹大的出卖主耶稣,你想到什么?
(任何一个人的爱主,或背叛主,都不是一念之间,乃是持续的生命之真实体现)
听了今天的信息,你最大的得着是什么?
2021.4.11 王明恩
- 0 回答
- 0 粉丝
- 0 关注
- 受难周-复活的问题 ——100天学马太福音第八十讲
- 受难周—主耶稣设立圣餐 ——100天学马太福音第八十九讲
- 受难周-警醒预备等候基督再来 ——100天学马太福音第八十六讲
- 受难周-预言圣殿的毁灭 ——100天学马太福音第八十三讲
- 受难周-基督再临的预兆和预言b ——100天学马太福音第八十五讲
- 受难周-基督再临的预兆和预言a ——100天学马太福音第八十四讲
- 你是良善忠心的仆人 ——100天学马太福音第八十七讲
- 受难周-质问耶稣的权柄 ——100天学马太福音第七十八讲
- 受难周—彼得痛哭和犹大吊死 ——100天学马太福音第九十二讲
- 受难周-谴责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b ——100天学马太福音第八十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