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厚待求告者的主
2021-08-30 16:43:14
204次阅读
2个评论
在现今的世界上,各种的人都有。今天愿我们在此思想:你是哪一种人?
风随着意思吹:
平安弟兄姊妹,我们继续阅读学习狄葛拉弗著的《应许与拯救》,愿神与我们同在,愿圣灵引导我们。
风随着意思吹:
第62章 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路加福音十章38〜42节
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就是住在基督里。
迷失在过多的事情中
有一次,耶稣在耶路撒冷附近。祂来 到距离耶路撒冷只有三公里的 小镇伯大尼。有个祂熟悉的家庭住在那里,这个家庭有两姐妹——马大 和马利亚,和一个名叫拉撒路的弟弟。跟随耶稣的人必定在附近过夜 了,不过祂或许带着几个门徒,留在马大家里。
要招待所有的客人需要很多工作。这让马大非常忙碌,而马利亚却 坐在耶稣身旁听祂的道。她带着敬爱的心坐在耶稣脚前。
—开始,马大或许是出于她对耶稣的爱而忙碌地工作,因为她也爱 耶稣。因此,尽管她有许多职责要做,她在灵里仍然靠近耶稣。可是过 了一会儿,她就开始有了错误的想法。她因自己 为耶稣做了那么多的事 情而感到骄傲!那不是比马利亚所作的要好很多吗?一旦她开始有了这 样的想法,这些念头就改变了。她开始为自己的忙碌感到伤心。然后, 她就不再因为爱耶稣而尽她的本分了。而且,她对妹妹感到生气,因为 她没有出任何力气去帮助她。
最后,她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就在耶稣和她的妹妹面前愤怒 地爆发:“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请吩咐她 来帮助我。”马大不仅数落了她的妹妹,也责备了主耶稣。
许多事中的一件
主耶稣严肃地向马大指出她的过错。她为许多事情感到焦虑和困 扰。当然,她必须考虑许多事情,但是,假如她因为爱主的缘故去做这 些事,就不应该感到焦虑或苦恼。
风随着意思吹:
她应该仍然可以在灵里与主同在,轻 松喜乐地完成她的任务。这样一来,她也不会嫉妒她的妹妹了。
我们也必须总是寻求一件事,就是让我们的灵住在耶稣里面。无论 我们做什么,这都是可能的。无论我们安静地聆听祂的道,还是在生命 中为祂忙碌,都没有任何区别。即使我们可能有许多事情要做,却仍然 可以寻求在灵里与祂同在。没有人可以从我们身上夺去这个。然后,我 们也要承认做别的事情的人所得到的呼召;那样,我们就不会嫉妒他 们,而是在基督里与他们合而为一。
神是赐予的神。因此,这个比 喻 不能被称为冒昧的朋友,而应该被称为给予的朋友,因为他有给予的 义务。这里的“朋友”并不是被动的概念,而是主动的概念;它不是别 人表示友谊的对象,而是向别人表示友谊的人。
有“朋友”之名就会带来义务。即使这个朋友不会因为岀于友谊就 自然地给予,他仍然要因为请求的人诉诸友谊的义务而给予。
提问者大胆地、甚至恬不知耻地提出要求。他不允许自己被他朋友 的不情愿拒之门外。他没有说:倘若他不帮助,就不是真的朋友,友谊 是无法强迫的;不,相反,他强迫对方证明他的友谊。
这种帮助的义务也是神作为天父的特色。虽然,在人来说,义务和 自然愿意帮助的心不总是一样的,不过,这两件事情在神里面绝对不会 有冲突。
风随着意思吹:
神在祂的约里承担的义务,就是为了基督的缘故成为我们的天 父,祂完全心甘情愿地成全了祂神圣的爱。
中心思想:
因为神是天父,我们就应当以大胆的信心祷告。
基督的祷告生活
耶稣有好几次独自祷告很长时间。门徒已经习惯了。现在,祂又离 开他们,祷告了很久。祂需要祷告,从中找到工作的力量。 祂在祷告中向天父和祂的名降 服。神的恩典必须得到高举,即使那会为祂带来苦难和死亡。祂向神降服,并且与祂合一的时候,就可以求神供应祂所需的一切。通过这样的 祷告,祂会以新的力量再次接受祂的任务。
可是,作为我们的元首,耶稣也这样为我们祷告。这样祷告就是真 的承认神是天父。虽然凡有血气之人都拒绝神为天父,祂还是这样做了。即使神为了我们的罪撇弃了祂,祂还是会继续承认神是祂的神。这 样做的时候,祂就为我们的罪付上赎价,并且再次为我们得到权利,可 以称神为我们的天父。我们会被允许再次这样做。靠着圣灵,我们能够 再次完全降服于神,并可以大胆求神供应我们一切的需要。
我们在祷告里与神相交
门徒肯定渴望明白耶稣祷告的奥秘。他们不是也应该在祷告中与祂 相交吗?施洗约翰不是也教导他的门徒如何祷告吗?所以,等到主耶稣 回到他们那里的时候,其中一个门徒再次求祂像约翰那样,教他们如何 祷告。
对主耶稣来说,这个要求肯定为祂带来很大的喜乐。因此,祂立即 满足他们的愿望,与他们分享自己祷告的生活,并且教他们照祂的样子 祷告。他们首先要降服在主的名和目标之下,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 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然后,他 们也可以大胆地祈求他们一切的需要。首先是为身体的需要: “我们日 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这是最基本的请求,但它也是个测试。要 是他们可以凭着信心把对肉体的关注交给神,他们就能够也为属灵的需 要祷告:“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不叫我们 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风随着意思吹:
平安弟兄姊妹,我们继续阅读学习狄葛拉弗著的《应许与拯救》,愿神与我们同在,愿圣灵引导我们。
风随着意思吹:
第62章 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路加福音十章38〜42节
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就是住在基督里。
迷失在过多的事情中
有一次,耶稣在耶路撒冷附近。祂来 到距离耶路撒冷只有三公里的 小镇伯大尼。有个祂熟悉的家庭住在那里,这个家庭有两姐妹——马大 和马利亚,和一个名叫拉撒路的弟弟。跟随耶稣的人必定在附近过夜 了,不过祂或许带着几个门徒,留在马大家里。
要招待所有的客人需要很多工作。这让马大非常忙碌,而马利亚却 坐在耶稣身旁听祂的道。她带着敬爱的心坐在耶稣脚前。
—开始,马大或许是出于她对耶稣的爱而忙碌地工作,因为她也爱 耶稣。因此,尽管她有许多职责要做,她在灵里仍然靠近耶稣。可是过 了一会儿,她就开始有了错误的想法。她因自己 为耶稣做了那么多的事 情而感到骄傲!那不是比马利亚所作的要好很多吗?一旦她开始有了这 样的想法,这些念头就改变了。她开始为自己的忙碌感到伤心。然后, 她就不再因为爱耶稣而尽她的本分了。而且,她对妹妹感到生气,因为 她没有出任何力气去帮助她。
最后,她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就在耶稣和她的妹妹面前愤怒 地爆发:“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请吩咐她 来帮助我。”马大不仅数落了她的妹妹,也责备了主耶稣。
许多事中的一件
主耶稣严肃地向马大指出她的过错。她为许多事情感到焦虑和困 扰。当然,她必须考虑许多事情,但是,假如她因为爱主的缘故去做这 些事,就不应该感到焦虑或苦恼。
风随着意思吹:
她应该仍然可以在灵里与主同在,轻 松喜乐地完成她的任务。这样一来,她也不会嫉妒她的妹妹了。
我们也必须总是寻求一件事,就是让我们的灵住在耶稣里面。无论 我们做什么,这都是可能的。无论我们安静地聆听祂的道,还是在生命 中为祂忙碌,都没有任何区别。即使我们可能有许多事情要做,却仍然 可以寻求在灵里与祂同在。没有人可以从我们身上夺去这个。然后,我 们也要承认做别的事情的人所得到的呼召;那样,我们就不会嫉妒他 们,而是在基督里与他们合而为一。
神是赐予的神。因此,这个比 喻 不能被称为冒昧的朋友,而应该被称为给予的朋友,因为他有给予的 义务。这里的“朋友”并不是被动的概念,而是主动的概念;它不是别 人表示友谊的对象,而是向别人表示友谊的人。
有“朋友”之名就会带来义务。即使这个朋友不会因为岀于友谊就 自然地给予,他仍然要因为请求的人诉诸友谊的义务而给予。
提问者大胆地、甚至恬不知耻地提出要求。他不允许自己被他朋友 的不情愿拒之门外。他没有说:倘若他不帮助,就不是真的朋友,友谊 是无法强迫的;不,相反,他强迫对方证明他的友谊。
这种帮助的义务也是神作为天父的特色。虽然,在人来说,义务和 自然愿意帮助的心不总是一样的,不过,这两件事情在神里面绝对不会 有冲突。
风随着意思吹:
神在祂的约里承担的义务,就是为了基督的缘故成为我们的天 父,祂完全心甘情愿地成全了祂神圣的爱。
中心思想:
因为神是天父,我们就应当以大胆的信心祷告。
基督的祷告生活
耶稣有好几次独自祷告很长时间。门徒已经习惯了。现在,祂又离 开他们,祷告了很久。祂需要祷告,从中找到工作的力量。 祂在祷告中向天父和祂的名降 服。神的恩典必须得到高举,即使那会为祂带来苦难和死亡。祂向神降服,并且与祂合一的时候,就可以求神供应祂所需的一切。通过这样的 祷告,祂会以新的力量再次接受祂的任务。
可是,作为我们的元首,耶稣也这样为我们祷告。这样祷告就是真 的承认神是天父。虽然凡有血气之人都拒绝神为天父,祂还是这样做了。即使神为了我们的罪撇弃了祂,祂还是会继续承认神是祂的神。这 样做的时候,祂就为我们的罪付上赎价,并且再次为我们得到权利,可 以称神为我们的天父。我们会被允许再次这样做。靠着圣灵,我们能够 再次完全降服于神,并可以大胆求神供应我们一切的需要。
我们在祷告里与神相交
门徒肯定渴望明白耶稣祷告的奥秘。他们不是也应该在祷告中与祂 相交吗?施洗约翰不是也教导他的门徒如何祷告吗?所以,等到主耶稣 回到他们那里的时候,其中一个门徒再次求祂像约翰那样,教他们如何 祷告。
对主耶稣来说,这个要求肯定为祂带来很大的喜乐。因此,祂立即 满足他们的愿望,与他们分享自己祷告的生活,并且教他们照祂的样子 祷告。他们首先要降服在主的名和目标之下,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 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然后,他 们也可以大胆地祈求他们一切的需要。首先是为身体的需要: “我们日 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这是最基本的请求,但它也是个测试。要 是他们可以凭着信心把对肉体的关注交给神,他们就能够也为属灵的需 要祷告:“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不叫我们 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风随着意思吹:
从头到尾他们承认神是天父。因此,他们也要称祂为父。他们可以 自由地这样做,因为耶稣会为他们得到这个权利。祂也借着祂的圣道和 圣灵让他们有这样作的勇气。
体贴的友谊
耶稣敦促他们要以大胆的信心祷告。他们应该要有信心,因为神已 经借着耶稣再次成为他们的天父。他们不应该因为缺乏信心而拒绝这种 父亲身分。耶稣用另一个比喻说明这点。
祂说,假设在一天晚上的半夜里,有位料想不到的朋友要来过夜, 你家中没有饼,出去买又太晚了。你不会想破坏款待客人的惯例而不照 顾你的朋友。你就会去找村子里的朋友,敲门把他叫醒,求他给你三个 饼,给你的客人、你自己,和“额外的需要”。想像一下,假如他在第 一次拒绝了你,因为他已经在床上,孩子们也终于安静下来,他根本不 能再吵醒任何人。假设你坚持要求,他最终就会帮助你,即使那不是出 于自发的友情,而只是因为你继续敲门,大胆地提醒他作为朋友的义 务。
即使人们也许不想那样做,然而友谊的义务确实会在那个时候说服 他们彼此帮助,当神成为你们的天父,亲自承担了这个义务,祂不是也 会因此帮助我们吗?而且祂这么做时一点都不勉强,因为没有任何事情 会让祂犹豫不决;祂会以心中全部的爱来成就这事。因此,我们必须经 常大胆地求,诉诸祂的父亲身分。神为了基督的缘故再次成为我们的天 父,并且收纳我们作祂儿女,这个事实会要求我们的大胆和坚持不懈。
天父的赐予
那样,我们就可以确信神会赐予。
倘若我们奉基督的名,向作为天 父的神恳求,神必会回答。耶稣向祂的门徒保证,也向我们保证。凡祈 求的,就必得着。
要是我们像孩子那样求,最好明白我们应该求什么。就像孩子从他 的父亲得到所需要的东西,不会受父亲欺骗那样,我们也会得到我们所 需要的。有时候,神似乎经常给我们痛苦和麻烦,而不是我们所求的福 气,不过,我们绝对不能认为神在我们的祷告生活中让我们失望了。
风随着意思吹:
祂 只会把对我们有好处的东西赐给我们。儿子求饼的时候,他的父亲不会 给他石头。祂首要的礼物——我们最大的需要——就是圣灵,我们要借着圣灵在儿子的名分里不断地长大。我们只要向神降服,并且期待从祂 那里得到每一件好处。那么,神就会借着圣灵赐给我们一切。
0
0
2021-08-30 16:57:06
路加福音十四章1-14节
耶稣仍然在“往耶路撒冷去”(十三22)。十三章31节清楚指 出,祂已经离开了加利利,到了希律王的领土内,所以那必定是约旦河 东的比利亚。我们在本段经文读到的晚餐很可能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在 这里,人们对耶稣的敌意没有像在加利利的那么激烈。在许多地方,百 姓还是第一次遇见耶稣。
很明显,患有水臌又得到医治的那人,是文士和法利赛人安置在那 里的。从第2节和从他们立即想到基督就可以证明这点。他们盯着耶 稣,要看祂是否会在安息日治病。在这个问题上,基督已经在加利利清 楚表明祂的立场,但是在约旦河外,这仍然是个活生生的问题。
耶稣在晚餐期间表示,国度的律法就是灵、就是生命。追逐私利的 文士和法利赛人把生命物质化,就与它站在对立的立场。
中心思想:
国度的律法是心灵和生命。
生命的呼召
在耶稣前往耶路撒冷,并且住在约旦河另一边的乡村时,一位重要 的法利赛人邀请祂在安息日到他家里吃饭。同席的会有许多法利赛人和 文士。因为耶稣并未经常出现在那个地区,所以他们就更想认识祂。
吃晚餐之前, 突然有一个患了水臌的人站在主耶稣面前。这个人是 那些想看看耶稣是否会在安息日治病的领袖命令他到那里的。他们可以 在安息日举办相当大的晚筵,可是不能治病。他们怎么制订出这样的标 准呢?这可以用他们求功德、寻求他们自己的公义来解释。因为那样一
来,律法就会开始奴役生命。人们不再能明白生命如何被罪恶、疾病, 死亡所奴役,神如何在祂的国度里拯救生命脱离这些仇敌,以及安息日 如何成为这种拯救的记号。那样,人们就不再能听见神造的万物所发出 的叹息。
主耶稣明白他们在想什么,所以就问他们,在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 以。祂想要知道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然而,他们都不说话;他们不会 被祂逮到辫子。
风随着意思吹:
耶稣就让那个生病的人离开那些不信的人,把他带到自 己身边,唤醒他里面的信心,治好他,并且叫他离开,离开这个不属于 信徒的氛围。主耶稣的恩典是多么有力!那个人让自己成为实验的对 象,耶稣拉他离开这种气氛,并且教导他生命的救赎。
那些站在周围的人非常反对这种在安息日治病的行为。这就是耶稣 如今用祂自己的方式回答祂自己的问题的原因。要是你们的牛或驴在安 息日掉在井里,你们会立即把它拉出来。在那种情况下,你们仍然明白 在危难中对生命的呼求。但是,你们竟然不明白生命的呼求,那是因为 罪恶、疾病、死亡所产生的需求。你们对世界的悲惨漠不关心,以至于 你们为了自己的目的,会利用生病的人窥探别人。你们不再抗议那因为 罪的缘故而套住你生命的轭。
耶稣希望我们重新发现生命的悲痛,并且听到受造之物的呻吟。祂 乃是借着救赎生命来成就这事。然后,祂向我们指出安息日是救赎的记 号,象征神与生命所立的约。
高举
文士和法利赛人都无法回答耶稣的问题。这事之后,他们就要坐下 吃饭。耶稣注意到他们都赶紧去找最重要的位置。他们都想坐在首位。 每一个人都想在别人眼里得到抬举。他们都在追逐自己的利益。他们企 图利用每一件事情,连一顿晚餐也不放过。
生命充满了谎言和表里不一。这些人去吃饭,即使在那里也要寻求 自己的利益;他们没有因为受邀请而心存感激,或者分享主人欢乐的心 情。耶稣想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生命里的这个谎言。祂说,假如有人邀请 你去赴宴,不要坐在首位上。主人或许想尊敬其他人,就请你挪动你的 位置。那样,你就会感到尴尬。为什么不谦卑地坐在末位?得到同伴的 尊敬不应该是你的目标。目标是与主人的友谊。试想,如果 主人看见你 坐在末位,就客气地请你坐到更好的位置;那会在其他客人眼里提升你 的价值。那样,至少这个尊敬是有价值的,因为那不是自己追求而得来 的,而且每一个人都清楚看见主人恩待你。高举自己的人经常会要低声 下气,而自己降卑的人必得高举。
风随着意思吹:
我们因为自己在生命里拥有的地位,和我们可以在某些特别的位置 服务而感到庆幸的时候,我们在生命中的谎言——我们总是借此追逐自 己的利益和自己的荣耀——就会被击败。当我们看见神在祂的国度里成 功地统管万物时,这事就会发生。只需要等待,看看祂要呼召我们往哪 里去。我们不要寻求自己的荣誉,却要寻求在一切事情里与神相交。在 祂的相交中,祂必将高举我们。这是真正的荣誉,因为那是白白赐给我 们恩惠的荣誉。这种高举肯定不会总是在今生就出现,可是,神已经准 备好,要把一切赐予服侍祂的人!
款待
耶稣清楚看见,不仅是客人,连主人也有不对的地方。为什么他邀 请了那么多受尊敬的宾客?那当然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要分享 自己,或者行善和表示他的仁慈。即使在发出邀请的时候,主人心里也 想着自己的利益。有一位身处高位的人赴他的宴席,本身就是一种荣 誉。此外,他还可能得到回请。人们从来都不知道可以从那些关系得到 什么好处。
因为罪的缘故,我们成为多么卑鄙的人!我们总是考虑自己的利 益,从来也不会自动地付出自己而不冀望得到某种回报。耶稣针对这个 问题,说道:“ 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 足的邻舍,倒要请那贫穷和不幸的,你不能从他们得到回报的那些 人。”祂的意思并不是禁止社交生活和结交朋友。祂只是想鼓励人邀请 贫穷和不幸的人,因为那样更容易腾出时间和力量来帮助别人。这是对 真正款待的严峻考验。
我们一旦看见神和祂的国度,就能够做到这点。神在祂的国度里把 自己给了我们,祂得到的回报不会是祂先前没有给我们的。要是我们因 此成为效法神的人,我们就确实会得到回报,但不是从人那里得来。在 神的恩惠里,祂要在基督回来复兴万物的那天高举我们。这是真正的荣 誉,因为那是祂的恩惠所赐予的荣誉。
耶稣仍然在“往耶路撒冷去”(十三22)。十三章31节清楚指 出,祂已经离开了加利利,到了希律王的领土内,所以那必定是约旦河 东的比利亚。我们在本段经文读到的晚餐很可能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在 这里,人们对耶稣的敌意没有像在加利利的那么激烈。在许多地方,百 姓还是第一次遇见耶稣。
很明显,患有水臌又得到医治的那人,是文士和法利赛人安置在那 里的。从第2节和从他们立即想到基督就可以证明这点。他们盯着耶 稣,要看祂是否会在安息日治病。在这个问题上,基督已经在加利利清 楚表明祂的立场,但是在约旦河外,这仍然是个活生生的问题。
耶稣在晚餐期间表示,国度的律法就是灵、就是生命。追逐私利的 文士和法利赛人把生命物质化,就与它站在对立的立场。
中心思想:
国度的律法是心灵和生命。
生命的呼召
在耶稣前往耶路撒冷,并且住在约旦河另一边的乡村时,一位重要 的法利赛人邀请祂在安息日到他家里吃饭。同席的会有许多法利赛人和 文士。因为耶稣并未经常出现在那个地区,所以他们就更想认识祂。
吃晚餐之前, 突然有一个患了水臌的人站在主耶稣面前。这个人是 那些想看看耶稣是否会在安息日治病的领袖命令他到那里的。他们可以 在安息日举办相当大的晚筵,可是不能治病。他们怎么制订出这样的标 准呢?这可以用他们求功德、寻求他们自己的公义来解释。因为那样一
来,律法就会开始奴役生命。人们不再能明白生命如何被罪恶、疾病, 死亡所奴役,神如何在祂的国度里拯救生命脱离这些仇敌,以及安息日 如何成为这种拯救的记号。那样,人们就不再能听见神造的万物所发出 的叹息。
主耶稣明白他们在想什么,所以就问他们,在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 以。祂想要知道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然而,他们都不说话;他们不会 被祂逮到辫子。
风随着意思吹:
耶稣就让那个生病的人离开那些不信的人,把他带到自 己身边,唤醒他里面的信心,治好他,并且叫他离开,离开这个不属于 信徒的氛围。主耶稣的恩典是多么有力!那个人让自己成为实验的对 象,耶稣拉他离开这种气氛,并且教导他生命的救赎。
那些站在周围的人非常反对这种在安息日治病的行为。这就是耶稣 如今用祂自己的方式回答祂自己的问题的原因。要是你们的牛或驴在安 息日掉在井里,你们会立即把它拉出来。在那种情况下,你们仍然明白 在危难中对生命的呼求。但是,你们竟然不明白生命的呼求,那是因为 罪恶、疾病、死亡所产生的需求。你们对世界的悲惨漠不关心,以至于 你们为了自己的目的,会利用生病的人窥探别人。你们不再抗议那因为 罪的缘故而套住你生命的轭。
耶稣希望我们重新发现生命的悲痛,并且听到受造之物的呻吟。祂 乃是借着救赎生命来成就这事。然后,祂向我们指出安息日是救赎的记 号,象征神与生命所立的约。
高举
文士和法利赛人都无法回答耶稣的问题。这事之后,他们就要坐下 吃饭。耶稣注意到他们都赶紧去找最重要的位置。他们都想坐在首位。 每一个人都想在别人眼里得到抬举。他们都在追逐自己的利益。他们企 图利用每一件事情,连一顿晚餐也不放过。
生命充满了谎言和表里不一。这些人去吃饭,即使在那里也要寻求 自己的利益;他们没有因为受邀请而心存感激,或者分享主人欢乐的心 情。耶稣想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生命里的这个谎言。祂说,假如有人邀请 你去赴宴,不要坐在首位上。主人或许想尊敬其他人,就请你挪动你的 位置。那样,你就会感到尴尬。为什么不谦卑地坐在末位?得到同伴的 尊敬不应该是你的目标。目标是与主人的友谊。试想,如果 主人看见你 坐在末位,就客气地请你坐到更好的位置;那会在其他客人眼里提升你 的价值。那样,至少这个尊敬是有价值的,因为那不是自己追求而得来 的,而且每一个人都清楚看见主人恩待你。高举自己的人经常会要低声 下气,而自己降卑的人必得高举。
风随着意思吹:
我们因为自己在生命里拥有的地位,和我们可以在某些特别的位置 服务而感到庆幸的时候,我们在生命中的谎言——我们总是借此追逐自 己的利益和自己的荣耀——就会被击败。当我们看见神在祂的国度里成 功地统管万物时,这事就会发生。只需要等待,看看祂要呼召我们往哪 里去。我们不要寻求自己的荣誉,却要寻求在一切事情里与神相交。在 祂的相交中,祂必将高举我们。这是真正的荣誉,因为那是白白赐给我 们恩惠的荣誉。这种高举肯定不会总是在今生就出现,可是,神已经准 备好,要把一切赐予服侍祂的人!
款待
耶稣清楚看见,不仅是客人,连主人也有不对的地方。为什么他邀 请了那么多受尊敬的宾客?那当然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要分享 自己,或者行善和表示他的仁慈。即使在发出邀请的时候,主人心里也 想着自己的利益。有一位身处高位的人赴他的宴席,本身就是一种荣 誉。此外,他还可能得到回请。人们从来都不知道可以从那些关系得到 什么好处。
因为罪的缘故,我们成为多么卑鄙的人!我们总是考虑自己的利 益,从来也不会自动地付出自己而不冀望得到某种回报。耶稣针对这个 问题,说道:“ 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 足的邻舍,倒要请那贫穷和不幸的,你不能从他们得到回报的那些 人。”祂的意思并不是禁止社交生活和结交朋友。祂只是想鼓励人邀请 贫穷和不幸的人,因为那样更容易腾出时间和力量来帮助别人。这是对 真正款待的严峻考验。
我们一旦看见神和祂的国度,就能够做到这点。神在祂的国度里把 自己给了我们,祂得到的回报不会是祂先前没有给我们的。要是我们因 此成为效法神的人,我们就确实会得到回报,但不是从人那里得来。在 神的恩惠里,祂要在基督回来复兴万物的那天高举我们。这是真正的荣 誉,因为那是祂的恩惠所赐予的荣誉。
2021-08-30 16:54:24
路加福音十二章13〜21节
基督来,是要传扬天国的福音,并且感动人信主。祂拒绝在政府的 位置上行使职权。那并不是说被高举的基督不具有生命每一个范畴里的 权柄-或者政府并不是奉祂的名行使它们正当的权威。天国的公义适用 于所有领域。但基督在地上行走时,严格奉行祂的呼召,就是传扬福 音。这意味着教会(机构)一其呼召是传讲神的道一不应该在它的 管辖范围以外的任何领域采取行动。
对于第13节提到的那个人,他本身想要得到遗产的一部分,或许 并没有错。但是,他的动机是对金钱的贪婪、生活的保障,也冀望维护 他自己的权利,而不是神的权利。他想要为了自己的目的“利用”基督 和祂的影响力。
中心思想:
人的保障在于神的恩典。
法律的保障
耶稣向众人讲话的时候,有人站起来, 求耶稣吩咐他的兄长与他分 家产。这人显然被他的兄长欺骗了。他认为,主耶稣奉神的名服侍,祂 肯定会对这种不公正表示愤怒。而祂若吩咐他的兄长,祂的话或许会产 生他想得到的效果。
这个人的推理似乎并没有大错。是什么导致他打断主耶稣呢?他觉 得自己受了委屈。他个人的权利受到伤害,这就促使他提出这个问题。 他没有因为兄长违反了神的公义而感到悲伤,然而,他却因为自己的权 利遭到侵犯而心怀怨恨。这种感觉让他失去了一切洞察力。耶稣肯定不
是 为了解决百姓之间的法律纠纷而来的。神为此设立了政府。这就是主 耶稣拒绝了这个人的要求的原因。
风随着意思吹:
祂不会容许任何事情混淆祂要传扬国 度福音的这个呼召。祂继续对神的任务保持忠心,并且拒绝超出这个使 命的试探。人或者教会机构经常会遇见试探,想做一些超越他们能力范 围的事情。我们应当在万事中顺服天父。
即使这个人要寻求法院的判决,他的目的仍然是维护神保障人类利 益的主权,而不仅仅是保护某人的个人利益。政府的召唤是要维护神的 权利。服侍神和祂的国度就是执行这项任务。我们可能也会要求法院作 出判决,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神会亲自维护祂的权利。
生命的保障
这个人采取行动,不仅是因为他的个人权利受到了损害。如果他得 不到这部分遗产,他也担心自己的未来失去了保障。他寻求安全感,是 在自己的财产里,而不是在神里面。这总是与寻求自己的权利有密切的 关联。这个人的生活是出于恐惧,而不是信心。他希望拥有许多财产, 那样才会觉得有保障。
耶稣警告听到这个人所提出之问题的所有人,不要爱金钱;其实, 保障人未来的,并不在于他是否拥有许多产业。神可以从他那里把这些 都拿走。除了借着信靠那位会看顾属祂自己的子民的神以外,我们永远 不会有保障一切风险的人寿险。我们生命中的保障在于神的恩惠,而那 种恩惠会借着主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的分。
财产的保障
这人确实渴望得到财产,好让他的生活更有保障,可是,他也喜爱 金钱。 他重视的是财产,而不是神的恩惠。离开了神的恩惠,我们如何 还能拥有珍宝呢?我们所拥有的不是真的金银财宝,因为那不是我们永 恒的分,神应许,我们要在新地拥有永恒的一份。我们也不能真正享受 在地上的财宝,因为我们真正的财宝是在我们拥有的一切里享受神的恩 惠。
主耶稣再次用比喻说明这点。祂说,有个财主在某一年得到特别丰 盛的收成,以致他的谷仓无法储藏。他就决定把那些谷仓拆掉,建造更 大的。
风随着意思吹:
然后,等到收割的时候,他就会对自己说,他已经得了很大的成 就,从此就可以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神对他说:“无知的人 哪,”并且当晚就取走了他的性命。那么大的收成和他所拥有的一切, 下场是什么呢?这个人的一生和他珍爱的财宝都是徒然的。他不会拥有 永恒的产业。
耶稣的警告是针对每一个信靠自己的财宝,而不承认它们乃是象征 神恩惠的人。这人在神里面并不富有,而且得不到神的恩惠和爱。只有 我们按照神的恩惠看我们所拥有的财产时,才能确信我们拥有什么,这 是基督为我们得到的恩惠。基督把我们所有的产业分别为圣,并且使我 们在神里面富足。
第65章揭露生命的需要
路加福音十三章1-17节。
风随着意思吹:
管会堂的人按照自己的公义生活,没有看见生命的需要,也不认识 拯救,因此, 他不知道安息日是圣约里的救赎记号。他把守安息日视为 可以积功德的行动。
中心思想:
基督启示生命的需要。
共同的罪咎
有人告诉耶稣,当地的巡抚彼拉多在圣殿的前院杀死了一群在献祭 的加利利人,并且把他们的血与祭牲的血混合在一起。他们显然是不断 激起彼拉多怒气的民族主义狂热分子。彼拉多违反了每一条律法,让他 的兵丁进入从来不让外邦人进入的祭司外院,并且在那里杀死加利利 人。这些人的血与祭牲的血混合,在百姓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认 为是神的审判临到他们,并且怀疑那些加利利人犯了一些特别的罪。那 些来向耶稣报告的人,显然想听主耶稣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耶稣的回答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这确实是神的审判,可是,他们 不应该认为 ,那些被杀的比其他加利利人犯了更大的罪。神在这次审判 里显明了祂对全以色列人的怒气,因为他们舍弃了圣约,而且拒绝施洗 约翰和耶稣基督的话。要是祂的听众不停止夸耀自己的公义,并且为他 们的罪悔改,单单期待神的恩典,他们也一样会灭亡。
这与发生在耶路撒冷的灾难是一样的,人们的心里仍然对那个灾难 记忆犹新。在西罗亚水道附近的一座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这十八 个人所犯的罪,并不比耶路撒冷其他居民所犯的更大。神在其中显明了 祂对全以色列的审判,假如百姓不悔改的话,他们也会灭亡。
每当我们听见特殊的灾难,我们必不可怀疑受害者犯了什么特别的 罪。如果我们那样做,就是不明白一般的罪也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那样,我们的罪也就还没有得到救赎,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焦虑和迷信 的恐惧。每当灾难来临,神显明的烈怒就是反对普遍的罪恶。祂的烈怒 可以按照祂主权的美意击打任何地方。神的目的是要让我们扪心自问, 统治每个地方的罪恶如何在我们的生命中发挥作用。
风随着意思吹:
我们的忏悔必须对 罪的存在和性质显出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但是,我们也认识拯救我们脱 离恐惧、使我们得自由的恩典和救赎。
审判的延迟
倘若那些灾难没有落在我们身上或者全以色列人身上,我们万万不 可断定自己或那整个民族都没有罪孽。罪有可能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中, 只是神至今还在延迟祂的审判。在那些日子里,神就是这样对待继续拒 绝圣约的以色列。
耶稣用比喻来说明这点。有人在他的葡萄园里种了一棵无花果树。 既然那是唯一的一棵无花果树,他就兴趣盎然地看守着它。三年过去 了,他在夏天来找果子,却找不到。他就吩咐园丁把树砍下来。然而 , 园丁要求他再延期一年,让他可以特别照顾这棵树,并且施肥。要是那 也没有帮助的话,就必须把树砍下。
这些话主要是说给以色列人听的,他们三年以来都在听施洗约翰和 耶稣说的话,却还没有悔改。不过,假如审判没有来,我们也不能作出 结论,认为自己的生命情况完全良好。我们都应该受到审判。如果我们 明白,每一天都是新的,并且在我们的认知上日益成长,我们就会继续 学习凭着岀于恩典的信心而生活。如此,我们就会真正结出果子,虽然 有时候我们自己或许看不见这些果子,可是主却会看见。
撒旦的权势
在一个安息日,耶稣在会堂里教训人。有一个女人因为疾病弯着 腰,无法把身子挺直。她被这病控制,已经有十八年了。这是统治着她 生命的权势。就像每一种疾病一样,它彰显了撒旦的能力。因为撒旦通 过我们的罪,获得了毁灭生命的能力。撒旦在使用这种权势时,他确实 在神的手里,而神可以使用撒旦发出的灾祸洁净祂的儿女,但是在我们 的疾病中发挥作用的,仍然是撒旦的权势。
从这个妇人就可以明显看见这点,她的身体如此畸形,以至于她都 无法挺直起来。那就仿佛是撒旦的手压在她身上。她的痛苦触动了耶 稣,而且祂也看见祂的仇敌。
风随着意思吹:
耶稣在祂的恩典中,立即采取反对他的行 动。祂把那个女人叫过来,对她说,她的病得医治了。耶稣甚至在还没 有做任何事情之前,就宣告了自己的胜利。然后,祂把双手按在她身 上,她就立刻直起腰来,并且赞美神。 主耶稣可以救赎生命脱离撒旦的 权势,那对祂来说是何等的喜乐!
我们不是应该与祂一同欢喜快乐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个管 会堂的人妄自尊大,对耶稣在安息日治病感到非常气忿。但是他不敢亲 自对耶稣说。所以,他对众人说,有六天是应当作工的,百姓就应该在 那些日子来求医,但在安息日却不可。对这个人来说,守安息日是一个 可以积功德的工作。倘若我们是这样来遵行律法,律法就会奴役我们的 生命。
就在主耶稣释放生命的时候,这个管会堂的人拉着他的锁链来了。 祂难道不应该抗议吗?百姓怎么能够像这个管会堂的人那样,喜欢使生 命沦为奴役呢?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没有看见 真正捆绑生命的锁 链,也就是撒旦的权势。否则,他们比谁都想从这些捆绑得到释放,让 生命再次兴旺,在安息日也是如此。他们不是在安息日解开他们的牛或 驴,带它们到饮水的地方吗?而这个女人是圣约的儿女,圣约子民的成 员,按照神的应许,有生活的权利,可是她却被撒旦捆绑了十八年,难 道基督不应该使她得到自由吗?可是,尽管撒旦的权势 在这个女人身上 如此明显,管会堂的人却从来没有看见。那是因为他从来都没有领悟到 罪到底是什么。
所有与基督为敌的人,都因为祂的答案而感到羞愧。而所有人都因 为祂所行的奇事而欢喜快乐。他们是否都明白耶稣的目的,是否都看见 耶稣拯救这个女人脱离了撒旦的权势?他们是否都承认了自己的罪,就 是撒旦借以获得权势的罪?
基督来,是要传扬天国的福音,并且感动人信主。祂拒绝在政府的 位置上行使职权。那并不是说被高举的基督不具有生命每一个范畴里的 权柄-或者政府并不是奉祂的名行使它们正当的权威。天国的公义适用 于所有领域。但基督在地上行走时,严格奉行祂的呼召,就是传扬福 音。这意味着教会(机构)一其呼召是传讲神的道一不应该在它的 管辖范围以外的任何领域采取行动。
对于第13节提到的那个人,他本身想要得到遗产的一部分,或许 并没有错。但是,他的动机是对金钱的贪婪、生活的保障,也冀望维护 他自己的权利,而不是神的权利。他想要为了自己的目的“利用”基督 和祂的影响力。
中心思想:
人的保障在于神的恩典。
法律的保障
耶稣向众人讲话的时候,有人站起来, 求耶稣吩咐他的兄长与他分 家产。这人显然被他的兄长欺骗了。他认为,主耶稣奉神的名服侍,祂 肯定会对这种不公正表示愤怒。而祂若吩咐他的兄长,祂的话或许会产 生他想得到的效果。
这个人的推理似乎并没有大错。是什么导致他打断主耶稣呢?他觉 得自己受了委屈。他个人的权利受到伤害,这就促使他提出这个问题。 他没有因为兄长违反了神的公义而感到悲伤,然而,他却因为自己的权 利遭到侵犯而心怀怨恨。这种感觉让他失去了一切洞察力。耶稣肯定不
是 为了解决百姓之间的法律纠纷而来的。神为此设立了政府。这就是主 耶稣拒绝了这个人的要求的原因。
风随着意思吹:
祂不会容许任何事情混淆祂要传扬国 度福音的这个呼召。祂继续对神的任务保持忠心,并且拒绝超出这个使 命的试探。人或者教会机构经常会遇见试探,想做一些超越他们能力范 围的事情。我们应当在万事中顺服天父。
即使这个人要寻求法院的判决,他的目的仍然是维护神保障人类利 益的主权,而不仅仅是保护某人的个人利益。政府的召唤是要维护神的 权利。服侍神和祂的国度就是执行这项任务。我们可能也会要求法院作 出判决,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神会亲自维护祂的权利。
生命的保障
这个人采取行动,不仅是因为他的个人权利受到了损害。如果他得 不到这部分遗产,他也担心自己的未来失去了保障。他寻求安全感,是 在自己的财产里,而不是在神里面。这总是与寻求自己的权利有密切的 关联。这个人的生活是出于恐惧,而不是信心。他希望拥有许多财产, 那样才会觉得有保障。
耶稣警告听到这个人所提出之问题的所有人,不要爱金钱;其实, 保障人未来的,并不在于他是否拥有许多产业。神可以从他那里把这些 都拿走。除了借着信靠那位会看顾属祂自己的子民的神以外,我们永远 不会有保障一切风险的人寿险。我们生命中的保障在于神的恩惠,而那 种恩惠会借着主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的分。
财产的保障
这人确实渴望得到财产,好让他的生活更有保障,可是,他也喜爱 金钱。 他重视的是财产,而不是神的恩惠。离开了神的恩惠,我们如何 还能拥有珍宝呢?我们所拥有的不是真的金银财宝,因为那不是我们永 恒的分,神应许,我们要在新地拥有永恒的一份。我们也不能真正享受 在地上的财宝,因为我们真正的财宝是在我们拥有的一切里享受神的恩 惠。
主耶稣再次用比喻说明这点。祂说,有个财主在某一年得到特别丰 盛的收成,以致他的谷仓无法储藏。他就决定把那些谷仓拆掉,建造更 大的。
风随着意思吹:
然后,等到收割的时候,他就会对自己说,他已经得了很大的成 就,从此就可以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神对他说:“无知的人 哪,”并且当晚就取走了他的性命。那么大的收成和他所拥有的一切, 下场是什么呢?这个人的一生和他珍爱的财宝都是徒然的。他不会拥有 永恒的产业。
耶稣的警告是针对每一个信靠自己的财宝,而不承认它们乃是象征 神恩惠的人。这人在神里面并不富有,而且得不到神的恩惠和爱。只有 我们按照神的恩惠看我们所拥有的财产时,才能确信我们拥有什么,这 是基督为我们得到的恩惠。基督把我们所有的产业分别为圣,并且使我 们在神里面富足。
第65章揭露生命的需要
路加福音十三章1-17节。
风随着意思吹:
管会堂的人按照自己的公义生活,没有看见生命的需要,也不认识 拯救,因此, 他不知道安息日是圣约里的救赎记号。他把守安息日视为 可以积功德的行动。
中心思想:
基督启示生命的需要。
共同的罪咎
有人告诉耶稣,当地的巡抚彼拉多在圣殿的前院杀死了一群在献祭 的加利利人,并且把他们的血与祭牲的血混合在一起。他们显然是不断 激起彼拉多怒气的民族主义狂热分子。彼拉多违反了每一条律法,让他 的兵丁进入从来不让外邦人进入的祭司外院,并且在那里杀死加利利 人。这些人的血与祭牲的血混合,在百姓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认 为是神的审判临到他们,并且怀疑那些加利利人犯了一些特别的罪。那 些来向耶稣报告的人,显然想听主耶稣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耶稣的回答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这确实是神的审判,可是,他们 不应该认为 ,那些被杀的比其他加利利人犯了更大的罪。神在这次审判 里显明了祂对全以色列人的怒气,因为他们舍弃了圣约,而且拒绝施洗 约翰和耶稣基督的话。要是祂的听众不停止夸耀自己的公义,并且为他 们的罪悔改,单单期待神的恩典,他们也一样会灭亡。
这与发生在耶路撒冷的灾难是一样的,人们的心里仍然对那个灾难 记忆犹新。在西罗亚水道附近的一座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这十八 个人所犯的罪,并不比耶路撒冷其他居民所犯的更大。神在其中显明了 祂对全以色列的审判,假如百姓不悔改的话,他们也会灭亡。
每当我们听见特殊的灾难,我们必不可怀疑受害者犯了什么特别的 罪。如果我们那样做,就是不明白一般的罪也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那样,我们的罪也就还没有得到救赎,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焦虑和迷信 的恐惧。每当灾难来临,神显明的烈怒就是反对普遍的罪恶。祂的烈怒 可以按照祂主权的美意击打任何地方。神的目的是要让我们扪心自问, 统治每个地方的罪恶如何在我们的生命中发挥作用。
风随着意思吹:
我们的忏悔必须对 罪的存在和性质显出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但是,我们也认识拯救我们脱 离恐惧、使我们得自由的恩典和救赎。
审判的延迟
倘若那些灾难没有落在我们身上或者全以色列人身上,我们万万不 可断定自己或那整个民族都没有罪孽。罪有可能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中, 只是神至今还在延迟祂的审判。在那些日子里,神就是这样对待继续拒 绝圣约的以色列。
耶稣用比喻来说明这点。有人在他的葡萄园里种了一棵无花果树。 既然那是唯一的一棵无花果树,他就兴趣盎然地看守着它。三年过去 了,他在夏天来找果子,却找不到。他就吩咐园丁把树砍下来。然而 , 园丁要求他再延期一年,让他可以特别照顾这棵树,并且施肥。要是那 也没有帮助的话,就必须把树砍下。
这些话主要是说给以色列人听的,他们三年以来都在听施洗约翰和 耶稣说的话,却还没有悔改。不过,假如审判没有来,我们也不能作出 结论,认为自己的生命情况完全良好。我们都应该受到审判。如果我们 明白,每一天都是新的,并且在我们的认知上日益成长,我们就会继续 学习凭着岀于恩典的信心而生活。如此,我们就会真正结出果子,虽然 有时候我们自己或许看不见这些果子,可是主却会看见。
撒旦的权势
在一个安息日,耶稣在会堂里教训人。有一个女人因为疾病弯着 腰,无法把身子挺直。她被这病控制,已经有十八年了。这是统治着她 生命的权势。就像每一种疾病一样,它彰显了撒旦的能力。因为撒旦通 过我们的罪,获得了毁灭生命的能力。撒旦在使用这种权势时,他确实 在神的手里,而神可以使用撒旦发出的灾祸洁净祂的儿女,但是在我们 的疾病中发挥作用的,仍然是撒旦的权势。
从这个妇人就可以明显看见这点,她的身体如此畸形,以至于她都 无法挺直起来。那就仿佛是撒旦的手压在她身上。她的痛苦触动了耶 稣,而且祂也看见祂的仇敌。
风随着意思吹:
耶稣在祂的恩典中,立即采取反对他的行 动。祂把那个女人叫过来,对她说,她的病得医治了。耶稣甚至在还没 有做任何事情之前,就宣告了自己的胜利。然后,祂把双手按在她身 上,她就立刻直起腰来,并且赞美神。 主耶稣可以救赎生命脱离撒旦的 权势,那对祂来说是何等的喜乐!
我们不是应该与祂一同欢喜快乐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个管 会堂的人妄自尊大,对耶稣在安息日治病感到非常气忿。但是他不敢亲 自对耶稣说。所以,他对众人说,有六天是应当作工的,百姓就应该在 那些日子来求医,但在安息日却不可。对这个人来说,守安息日是一个 可以积功德的工作。倘若我们是这样来遵行律法,律法就会奴役我们的 生命。
就在主耶稣释放生命的时候,这个管会堂的人拉着他的锁链来了。 祂难道不应该抗议吗?百姓怎么能够像这个管会堂的人那样,喜欢使生 命沦为奴役呢?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没有看见 真正捆绑生命的锁 链,也就是撒旦的权势。否则,他们比谁都想从这些捆绑得到释放,让 生命再次兴旺,在安息日也是如此。他们不是在安息日解开他们的牛或 驴,带它们到饮水的地方吗?而这个女人是圣约的儿女,圣约子民的成 员,按照神的应许,有生活的权利,可是她却被撒旦捆绑了十八年,难 道基督不应该使她得到自由吗?可是,尽管撒旦的权势 在这个女人身上 如此明显,管会堂的人却从来没有看见。那是因为他从来都没有领悟到 罪到底是什么。
所有与基督为敌的人,都因为祂的答案而感到羞愧。而所有人都因 为祂所行的奇事而欢喜快乐。他们是否都明白耶稣的目的,是否都看见 耶稣拯救这个女人脱离了撒旦的权势?他们是否都承认了自己的罪,就 是撒旦借以获得权势的罪?
共2条
1
- 0 回答
- 0 粉丝
- 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