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残疾人事工
2021-04-05 07:26:37
410次阅读
4个评论
圣工学士Ⅱ:教会:医治的群体 第十九课︱与身体残障者同行

关林  良院  今天

1. 本课程的第六部是“伤健牧养同行实践个案”。“牧养同行”4字表达课程中神学及释经部份要带出的重点,就是基督信仰的牧养并非单向地教导和提供帮助,而是进入一个彼此同行的旅程。

2. 每个人都需要被牧养。无论我们看自己是残疾或壮健,都是需要跟从灵魂大牧人耶稣的小羊。不过,正如耶稣吩咐彼得去喂养他的羊,神也差遣我们去成为其他人的帮助,让人在软弱中转向神。因此,我们必须坦然地面对自己生命中破损、软弱及残疾的地方,并学习接受其他人的牧养,甚至反过来得到我们认为比较软弱的肢体的提醒、帮助及建立。

3. 唯有从这个同行互动、互相帮助、彼此建立的向度去看伤健牧养同行,才可以避免我们因为自己表面健壮而错误地自以为完美无损;因为这样的想法,就等于把自己当作神。另一方面,患病、残障的弟兄姐妹也可以避免因为残疾而轻忽了自己的使命,忘记神可以藉着他们为别人带来生命的祝福及启迪。
二、个案1─
  回声谷伤健福音协会
这是在香港成立的一个基督教机构,使命是服侍残疾人,让他们活出丰盛人生,以神的话语帮助他们在灵性、社交和情感上一起成长。回声谷的主要牧养对象是肢体伤残的人,服侍的模式包括开办伤健团契及特别为肢体伤残的人建立教会。
A.神拣选看似软弱的人服侍他
1. 回声谷的一位创办人林路德弟兄本是残疾人,在1977年因病失去行动的能力,除了坐轮椅之外,双手的运用也受到限制。他在1985年开始电话热线服务,透过电话作辅导及福音工作,跟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见证。当年这项电话热线服务是由一所教会支持的福音事工,得到教会和热心弟兄姐妹的支持。

2. 林弟兄形容他开始患病时实在很难接受,因为工作、学业、行动的能力等都失去了,前途和理想也幻灭了。使他感到尤其痛苦的,是社会人士歧视的眼光,连想要坐出租车也遭受无情的拒载。但在这种痛苦绝望中,神的同在却显得特别真实。他下了决心,要把这永恒的生命带给跟他遭遇相同的残疾朋友。他在电话热线及回复来信的服务中接触到很多残疾朋友,深深体会到他们多方面的需要和心灵的挣扎。林弟兄也成为他们认识基督的桥梁,引导他们藉祷告来到神面前。

3. 林弟兄形容自己的生命历程是“流泪谷”,但神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他的期盼是神使用回声谷的工作,藉着与残疾朋友同行,让回声谷也变为泉源之地,并且听到欢呼收割的回应声音,把荣耀归给父神。
B.效法瘫子的朋友─为身体残障者开路
1. 回声谷的服侍,让人想起可2章里那个瘫痪病人的4个朋友,他们为病人开路,让他接近耶稣。回声谷也同样为身体残障者开路,让他们可以参与崇拜和团契活动。回声谷的服侍一个重要的部份,就是为参与者安排可以让轮椅进入的聚会场地,并且安排适当的交通工具。

2. 得到不少教会的支持,回声谷在香港的10个区域借用了教会的场地开办伤健团契,并为参加者安排可以供坐轮椅人士使用的复康巴士,由参加者的居住地点附近接送到教会场地。参加者可以按自己居住的区域选择附近的聚会点,而回声谷在各区也有义工帮忙参加者上落复康巴士。

3.  这项服侍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搭。参与的教会愿意开放场地供回声谷使用,让教会成为接待所有人的地方,包括身体残障的朋友。复康巴士的费用由热心的弟兄姐妹向机构奉献。
C.伤健联婚有何不可─
  抗衡追捧功能功利的文化
1. 路德弟兄和思慧姊妹相恋、结婚,有朋友这样质问他:“为什么你这个严重残疾的人,要和一个正常人拍拖、结婚呢?你不觉得会连累她吗?除了要服侍你和帮你做所有家务,她还要上班赚钱,而你却什么都帮不到她!”路德反问:“为什么你会这样想呢?究竟你怎样看婚姻?如果你只是计算在彼此的关系中可以给对方什么好处的话,那倒不如干脆请一个佣人更简单!”

2. 无论你是否同意路德和思慧对婚姻的看法,但起码他没有歧视自己。试想想,如果今天你突然失去了行动的能力,你会否歧视和嫌弃自己?身体残疾的路德,心灵却十分健康。他和思慧的婚姻,示范如何以生命抗衡追捧功能功利的文化,享受真正无障碍的爱情。

3. 思慧姊妹分享当年支持他们并与他们同行的,大部份都是教会的弟兄姐妹。在教会群体的拥抱同行中,他们享受了接近30年的美满婚姻,同心事奉,在生活中彼此支持,直到路德于2016年安息主怀。

4. 抚心自问,如果思慧是我的女儿,我会赞成他们结婚吗?女儿嫁给一个坐轮椅的男孩,是否一定没有幸福呢?我会不会以他们为荣?我的信仰有没有改变我对于何谓有福、何谓尊荣的看法呢?
D.  文化与艺术的元素─建立对等的沟通平台
回声谷的服侍中有不少文化与艺术的元素,让参加者过更丰盛的生活,例:福音粤曲小组、伤健赞美操班、视觉艺术布道分享等。虽然残疾人可能行动不便或者需要坐轮椅,但是艺术无疆界,这些充满创意和美感的活动,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及跟别人交流。回声谷也提供伤健共融的活动平台,藉着大家的参与和分享,增进彼此的连结,跨越康健与残疾的区分,发现大家相同的地方可能比差异更多。
E. 有待冲破的障碍─
  为残疾人提供神学训练机会
林路德弟兄由开始事奉的初期,就十分希望进修神学,但由于身体机能与学历的限制,一直未有机会正式接受神学训练。当然这并没有阻碍神大大使用他;但如果神学学习的群体当中有好像他那样的成员,一定会对神学的思考和反省带来更大的更新及转化。

三、个案2─方舟之家教会

“方舟之家”于1996年由一所教会与机构合作成立,目标是成为伤健一家的教会,当中的残疾人主要来自教会邻近一所护养院。
A.带着爱的使命成立教会
当年教会成立“方舟使命团”,一班开荒同工及弟兄姐妹在机构开始跟残疾人一同崇拜,并开展主日学、团契小组、义工训练、福音工作等。牧者和弟兄姐妹带着爱的使命,定意跟社会中备受忽略的一群残疾人连结,成为他们的家人。教会称呼健康的弟兄姐妹为“健羊”(健康的羊),主动寻找服侍“伤羊”(伤残的羊)。这行动让福音不单停留在宣讲的层面,而是努力以行动活出福音。开荒时代的牧者徐牧师分享,吸引“伤羊”来方舟的,是神福音的大能大爱,藉着“健羊”不怕劳苦、不望回报的真情真爱表达出来,打动残疾人的心。
B.  场地与设施的配合
1. 要成立伤健共融的教会,场地与设施的配合十分重要。身体残障的朋友很可能需要坐轮椅,或者用辅助的行动工具。以方舟教会为例,车辆可以直接到达聚会场地上落乘客和停泊,而乘客下车之后进入场地没有梯级的拦阻,礼堂也较为宽敞,并有适合残疾人使用的洗手间(里面有足够空间方便轮椅转动,有扶手方便由轮椅转到坐厕,洗手盆及镜的位置也顾及坐轮椅的情况)。

2. 有关公共地方要为坐轮椅人士提供的设施,国际上有标准可以参考,不同的地方会定立法例规定公共地方在建筑或设施上要遵照这些标准。在没有法例规定的区域,人们大多不会迁就残疾人而牺牲空间,或投放资源在额外的装置上;但教会作为爱心的群体,可以考虑成为先导。即便未能在所有方面都完全配合,但是在可行范围内对残疾人做出贴心的安排,正是以行动表达教会是个欢迎和接待所有人的群体。

3. 教会可以重新检视各项程序的安排是否方便坐轮椅的人参与,特别是圣餐。由于圣餐礼仪本身象征基督为教会擘开身体,让信徒藉着主彼此连结,故此所有人有同等机会参与圣餐礼仪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

4.  即便今天我们的教会没有坐轮椅的人,但不要忘记,如果我们现在不去为别人解决障碍,他日当我们年纪渐长,这些障碍就会拦阻我们返教会了。
C. 事奉人员的训练
1. 方舟之家为每位参与服侍的“健羊”提供两方面的训练:
a. 关于日常生活细节的基本训练—学习安全地推轮椅、喂食、协助“伤羊”进食及如厕等。
b. 沟通训练—除了身体残障外,由于各种原因,“伤羊”可能在语言沟通上也有困难。牧者及弟兄姐妹都会耐性地了解每个人沟通的方法及模式,有需要的时候会跟院舍的职员或专业人员沟通,作深入了解。

2. 有些长期居于院舍的残疾人已经上了年纪,家人也可能没法常来探望或照顾,方舟之家的弟兄姐妹就好像他们的亲人一样,每星期都会在崇拜中见面,彼此交流、互动和代祷。
D. 聚会时间以外的关心牧养
方舟之家的牧者在聚会时间以外经常探访住在院舍的“伤羊”,跟他们倾谈,聆听他们的苦与乐,一方面安慰鼓励他们,另一方面藉着圣经的话教导他们在生活的各种场景中信靠、跟随基督,以及明白和顺服神的心意。最重要的是和他们一同祈祷,让他们学习藉着圣灵的引导,得到随时的帮助。
E. 留意照顾者的需要
牧者也不会忘记“健羊”的需要。弟兄姐妹每天工作可能已经十分忙碌,在方舟之家也有各方面的付出,他们身心灵的状态同样需要关注。方舟之家着重对弟兄姐妹的灵命培育,藉着默想、祈祷,带动弟兄姐妹在行动的同时向神敞开,让他们不单付出,也同时领受从上而来的恩典与力量。

四、结语

1. 以上两个个案的服侍模式分别以机构和堂会为重心,虽然牧养事工的内容与方向各有不同,但出发点都是回应身体残障者独特的处境,而参与服侍的牧者和弟兄姐妹都流露出基督跨越障碍的怜悯和关爱。两个个案中主要带领服侍的人,分别是有残障和康健的信徒。

2. 分享这两个个案,目的是扩阔大家的想像空间,按着神给各人的感动,把自己的能力与限制都交给神使用,凭着神赐予的能力和机会,冲破制造障碍的框架,让教会成为医治、尊重及接待身体残障者的群体,身体力行地以爱心彼此服侍,将福音展现出来,并且藉着祷告、敬拜与行动,让残疾群体一同经历神的同在与医治。
收藏 0 0
    2021-04-10 07:38:20
    三、第三站─从耶稣身上
     学习整全福音的医治

    这部份的旅程,是从福音书记载的医治事件中观察耶稣在5个层面的医治,同时学习他教导的神国道理。
    A. 身体层面
    1. 耶稣没有把所有病人都治好。医治有时,不医治有时,主权属于神。

    2. 耶稣施行医治,没有附带目的及条件。

    3. 耶稣医治病人,有时会通过身体接触,让人经验到他的爱与怜悯,所以是医治的重要一环。
    B. 心灵层面
    1. 耶稣动“慈心”的医治,是从心底跟伤心的人一同伤心。他明白病患和残疾带来的创伤与遗憾,藉聆听表达尊重,藉肯定带来心灵的医治。

    2.  耶稣顺服地走上十字架的路,承担羞辱、伤害和死亡。圣经教导我们,要思想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思想神怎样把他升高,让我们的心灵重新坚强、得力,免得疲倦灰心。
    C. 社会层面
    1. 面对人们对残疾人和病人的歧视,耶稣力排众议,多次赞赏他们的信心,并接待这些在社会中备受排挤、视为不洁、被判为有罪的人。

    2. 至于宗教领袖,耶稣毫不客气地责备他们假冒为善,以守住宗教规条为名,对病人无情地压迫、歧视,漠视创造他们的神。
    D. 心灵层面
    1. 耶稣没有要求所有来求助的病人认罪悔改,反而主动宣布赦免他们的罪,接纳他们前来求医治就是一个转向神的行动。

    2. 耶稣多次指出真正要悔改的是法利赛人。他们的心刚硬,像是不知道自己如盲人一般,却四处指点别人如何走路。耶稣责备他们外表虔诚,但并没有爱神、敬畏神、跟从神的心。
    E. 群体层面
    1. 耶稣重视残疾和病患对群体带来的伤害,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隔膜,甚至仇恨。耶稣的医治,修补了人与人之间的裂痕和关系。

    2.  有康复者跟从耶稣,有被差遣回家,有被差去传说神为他做的事,更有被耶稣吩咐不要进村子及告诉任何人的。群体层面的医治可以有不同的模式,重点是顺服耶稣的吩咐。
    F. 小结
    教会也像被治好的人一样,得到身、心、社、灵、群的医治之后被耶稣差遣,要效法主的模式,在世上成为医治的群体,让耶稣整全福音的能力和权柄得到彰显。

    四、第四站─“医治群体”的
      重新想像

    反思旅程的第四站,是观察耶稣的榜样和教导,重新想像教会如何成为医治的群体。
    A. 接待所有人的群体
    教会要抗衡社会文化中对病人和残疾人的歧视,让弱势群体在教会中得到真诚的接待。信徒群体不仅不可分门别类,更要主动为病人和残疾人开路,使他们可以平等地一起敬拜、彼此相爱、互相服侍、同心事奉、扩展神的国度。
    B. 爱心服侍的群体
    教会群体的爱心服侍并不限于教会体制内,信徒都可能在工作岗位上接触到病人和残疾人,好像医护、社工、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信徒(司机、商店或酒楼餐厅的接待员等),教师也会接触到有不同残疾障碍的学生。信徒要以爱心对待他们,跟神的“慈心”连结,让福音在公共空间彰显出来,在讲求效率和功利的社会中给人盼望,让受伤的人经历医治。
    C. 祷告与医治的群体
    病患和残疾往往带来苦难,教会要成为医治的群体,必须先跟神连结,扎根于他的话,不但按自己的理解回应,而且细心聆听神的吩咐和带领,去回应每个独特的情况。例:为病人抹油祈祷,彼此认罪、互相代求,呼召罪人悔改、回转归向神,宣告对疾病的审判,在祷告中一同哀恸等。
    D. 除去羞辱的群体
    教会要抗衡社会主流文化为病人和残疾人带来的压迫和伤害,因为福音就是宣告耶稣对我们无条件的爱。当教会学习领受神藉着患病和残疾的人为群体带来的独特福气,让他们得到机会发挥恩赐,重拾尊严时,教会才成为真正双向共融、不计回报、彼此相爱的群体;而这就是教会的尊荣。

    五、第五站─伤健牧养的
      神学反思

    面对苦难、病患和残疾,我们的世界观与神学直接主导我们的回应。所以伤健牧养的神学反省十分重要,也是反思之旅中让我们釜底抽薪、“脱去旧人换上新人”的重要据点,切合圣经的神观、人观、教会观和使命观,去回应伤健牧养的场景。
     A. 道成肉身与伤残连结的神
    处理神观、人观的假设,确立病患残缺的人生现况并没有影响我们按着神形象被创造的事实。残疾与人性的整全并无冲突,耶稣道成肉身的自限就是最佳的范例。不同的神学家在这方面都有相关的讲论,包括塞缪尔和提出“伤残的神”概念的艾斯兰等。 
    B. 相互倚赖神学
    1. 这个课题是关于教会观的,就是教会肢体彼此连结、互相服侍的意思,特别是思考在患病、残疾处境的信徒在教会群体中的各种恩赐和角色。

    2. 神学家布莱克提出的“相互倚赖神学”,是针对伤健牧养中的重要迷思,就是假设健康的人是“强者”,高于残疾、患病的“弱者”。各方的神学家,包括豪瓦斯和莫特曼,都提出要打破这种外在标签的思维,让群体可以在连结中达致相互共融的状态。
    C. 成功神学与十架神学
    1. 似是而非的成功神学背后是偶像崇拜,像世界一般以外貌待人。但耶稣所选的十架道路,却让相信成功神学的人感到失望。耶稣的身分记号竟然是钉痕与十字架!

    2. 在患病、残疾的处境中,到底应该争取支持与权益,还是默默忍受苦痛呢?神学家纽毕真指出,基督既是荣耀、全能的医治解放者,又是无助、受苦的仆人,所以信心要求“抗争有时”,同时要求“顺服有时”。
    D. 二元福音与整全福音
    1. 处理不合乎圣经的二元思维带来二元割裂的福音,狭窄地高举福音使命的某部份实践重点。而整全福音的实践,分别表达于基督生命3个不同的着重点—基督的起源点、耶稣生命的终末点及耶稣在世的生活,并且各个范畴实践的着重点没有互相排斥。

    2. 基督耶稣的整全福音涵盖所有范畴,并非某个信仰传统可以完全涵盖或规范的。一方面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信仰传统,为神使用我们成为他的福音使者而感恩;另一方面,要了解自己的信仰传统的盲点与不足,并且为神在普世教会使用其他肢体的见证去补足我们的弱点而感谢神。

    六、第六站─伤健牧养同行
      实践个案

    1. 本课程的最后部份,是从实践的例子观察神如何在教会群体中藉着伤健同行,彰显他的医治与救赎。列举的个案,虽然涵盖了几个主要的残疾类别,可惜仍然未能触及全部;而在每个类别中,也只能有限地选取几个例子。

    2.  这些例子提供了不同的服侍模式,包括以机构或堂会为中心的。出发点是回应残障病人独特的处境。在先导者之中,不少是本身患有相关的残障或疾病。讨论中也提出“残疾资历”的概念。相信这些例子是对本课程提倡的核心价值的验证。

    七、从实践继续反思

    1. 有关伤健牧养的神学反思,在不同的基督教群体中已经确立,包括2003年普世教会协会宣告“属所有人、为所有人的教会”;还有在2010年第三届洛桑会议发表的〈开普敦行动号召〉,对于“基督给残疾人的平安”而提倡的4方面建议。

    2. 作为基督的身体,教会要以行动把福音实践出来,活出见证。虽然困难和障碍重重,从教会的设施到群体的态度,都可能让我们觉得没有可能达到标准,尤其中国人的荣辱文化根深蒂固,而残疾与病患恰恰击中华人信徒的死穴。

    3.  不过,这个不能自拔的状况,正是邀请我们承认自己是基督软弱残缺的身体,需要来到耶稣面前,寻求医治和建立,成为他圣洁的新妇。在那个日子来临之前,我们都要努力从实践开始,继续反思,不断回转、悔改,彼此连结,互相宽恕,在爱中彼此建立。
    2021-04-09 08:15:54

    一、“我病了,你们看顾我”

    1. 病人不一定要住医院,关顾病人也不一定要在医院,但住医院的经验总是难忘的。住医院的期间,我们被迫放下日常的事,去经验和思考生命的实况;也放下本来的身分与角色,穿上病人衣服,躺在病床上。医护人员留意的,往往只是病历卡上的生理维生指数和病情资料;但是人在疾病中,身心灵都会感到脆弱。面对自己的实况,特别是要面对死亡的病人,更会感到生命无常,完全是人无法操控的。

    2. 基督教在关顾医院病人方面有悠久的历史,世界各地不少医院都是由医疗宣教士或当地基督教团体创办的。本课集中看本地教会关顾医院病人的例子,信徒群体如何跟医院的病人同行,实践全人的关顾,以应用在其他关顾病人的场合中。

    二、公立医院院牧部

    《开普敦承诺》提醒信徒不可“凭着外貌认人”,教会不仅应该致力服侍残疾人,也应接受残疾人所能给予的服侍。残疾的信徒,由于自身经历的困苦,往往更能成为其他人的帮助。历史上有个很有启发性的例子:西班牙格拉纳达(Granada)第一所精神病院,是由一个精神病人的服侍所发起的。
    A. 关心民间信仰者
    1. 自称“拜神”、对基督教没有兴趣的病人,虽然表面上抗拒基督徒或院牧的关顾,但其实极需要真挚的关心。我们必须放下硬要传福音的姿态,以尊重和温柔的态度去陪伴他们。

    2. 当他们肯分享自己的经历时,也要以开放的态度聆听,从中了解眼前这位朋友的心灵状况。他求神拜佛,可能因为经历过各种创伤和不幸。今天,他在病床上跟院牧或来探访的基督徒相遇,并非偶然。他的人生中可能从未经历过天父无条件的爱,也可能从未感受过神的照顾和保护。天父带领我们耐心聆听、真挚代祷、适切地分享圣经,正好为他打开一扇窗,去感受天父的爱。唯有这种温柔忍耐的爱及圣经话语的启导,可以给他勇气去冲破心中对于人生各种情况的恐惧,回应神的恩典。
    B. 医院探访义工队
    1. 教会或社会团体都会组织医院探访义工队,通过院牧部或医院有关部门的安排,到病房探访或举行活动。医院职员会简单介绍及提供基本训练,例:保障病人和义工健康的卫生防护措施、跟病人沟通的礼仪与禁忌等。院牧部也会提醒如何在尊重病人的大前提下,请病人祈祷或接受信仰,以及在倾听病人苦况后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2. 医院探访事工的活动有很多不同种类,例:
    a. 献唱诗歌—除了在院牧部举办的宗教活动中献唱诗歌之外,也可以在圣诞节、复活节等特别的节日在病房献唱。
    b. 赞美操—赞美操结合了中文诗歌和简单的体操舞蹈,非常有疗愈性。赞美操队伍除了表演,也可以和状况较佳的病人一同载歌载舞,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既舞动身体,也吸取诗歌的安慰鼓励信息。
    c. 制作小礼物—探访队先聚集在院牧室制作小礼物,随后在探访时送给病人。妇女探访队伍定期举办活动,制作小礼物也成为轻松交流的时间。院牧可藉此机会关心义工,成为长期探访病人的支援站。
    d. 小丑或魔术表演—这些表演在儿童病房尤其受欢迎,为病童带来欢笑,让病人和家人可以暂时忘记病患。这些表演让病房更加人性化,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虽然表演未必带有福音信息,但“喜乐的心乃是良药”(箴17:22)。能够轻松开怀地笑,肯定对病人有帮助。
    e. 动物医生(主要是“狗医生”)—狗医生是经过专业训练的狗只,是动物医生的一种。狗医生的目标是透过辅助活动,为病人和有需要的人带来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疗效。狗医生在主人的带领下到医院探访,不会作吓人的动作或声响,并不介意让人触摸,也辅助病人的治疗活动。例:病人做抛球的物理治疗,治疗师藉狗医生的加入,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C. 宗教礼仪
    院牧为住院病人、家属及医院员工举行宗教礼仪,例:祈祷、洗礼、安息礼拜等。
    1. 病人患病住院,对信仰特别开放,院牧到床边探访,当病人清楚了解福音、愿意决志时,院牧会带领他决志祈祷,并在日后出院时转介他参加合适的教会。有些病人从前曾接触基督教,甚至曾经决志,但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信仰,院牧就会鼓励他们向神祈祷,用圣经的话安慰和劝勉。如果病人愿意重新归向基督,接受耶稣成为生命的主,院牧会带领他决志祈祷,并转介合适的教会。

    2. 什么时候在床边为病人施行洗礼呢?通常是在病情严重或病危时,但病人仍然有意识,愿意接受洗礼。院牧会联络家人,在他们的见证下为病人施洗;病人也可以请相熟的牧者为他在床边施洗。

    3. 医院的院牧部可按家属要求,在医院为病人举行安息礼拜。对逝者的亲友来说,这是送别的机会。不少未信者参加过基督教的安息礼,心灵会感到平安及稳妥。安息礼拜的信息主要是盼望和平安,诗歌内容多是永恒不变的爱和永生的盼望。

    4. 以下这首《天国再相见》(曲、词:黎诺行),是一首受欢迎的安息礼拜诗歌:
    “离别看似是一种隔绝,我的眼泪,心里不住倾泻。可是,我却相信,天国里能再相见。此刻道别只是一个暂别!
    为你的生命献上感恩。感谢天父,每天施恩看顾。期待重遇那天,看见你的笑脸。我知道,你已与主一同在天。
    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耶稣,我相信你是复活与生命,让我心因你话得着安慰。”
    D. 转介离院支援服务
    院牧的关怀不限于病人住院期间,病人出院后院牧可以转介合适的教会、基督教机构或社区服务去关怀跟进。院牧和医务社工都关心病人出院后的跟进,长期病人更需要转介来帮助他们联络相关的病人支援群体。以下是香港一些病人互助或关注群体:
    1. 香港青少年脑创伤协会—服务脑部受损的儿童和青少年及家属。

    2. 肾友联—包括几间医院的肾友互助会,照顾各区肾病病人及照顾者。

    3. 香港眼角膜关怀协会—关怀眼角膜病人及家属。

    4. 脑友心—包括5个脑科患者病人自助组织,关心中风及脑部受损病人及家属。

    5. 血友病会—关注血友病人。

    6. 香港肌健协会—关注ALS(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

    7. 癌协之友—汇聚20多个癌症病人自助组织。

    8. 织聚点—这是长期病人的网上自助平台。

    三、宁养服务

    近年不少医院都开始了宁养服务(或称“善终服务”),让病人在病患晚期接受全人照顾,一方面监察及控制征状,另一方面提供心灵关顾、辅导及支援,让病人及家人在支援中共度最后的时光。临终关怀是对身、心、社、灵、群的关注。
    A. 身体方面
    这个阶段的医疗目标,在于减轻病人的痛苦,舒缓不适,让病人带着尊严,平静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階段。除了在医生监督下使用中西药物外,也可以运用其他舒缓方法,例:香熏治疗、针灸、推拿。护理程序如静脉注射、伤口护理、氧气治疗、抽痰、肠造口护理等,也十分重要。
    B. 心理方面
    心灵关顾人员为病人和家属提供情绪的支援,帮助他们面对离别和死亡带来的伤痛和压力。除了院牧之外,辅导员、心理学家和社工都会参与。
    C. 社会方面
    提供宁养服务的团队会跟社区的服务单位合作,一同举办生死教育等讲座和活动,加强社区人士对死亡和临终服务的认识,让他们提早深入了解和做好心理准备。
    D. 灵性方面
    基督教的宁养服务会帮助临终病人在人生最后阶段检视自己的生命,正面地肯定其中的价值,也尝试放下心中的怨恨,宽恕曾经伤害自己的人,并谦卑地寻求宽恕,与人与神复和,让病者平安、坦然地轻松踏上人生最后的一段路。
    E. 群体方面
    基督教的宁养服务很重视病人跟至爱亲人的关系,会鼓励及引导病人和亲人彼此说出感受,包括离别的不舍、对对方的珍惜和关爱、解开往日的心结与遗憾、最后的嘱咐等,让病人跟亲属好好道别。

    四、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
      就是做在主身上

    1. 在绵羊和山羊的比喻中,坐在宝座上的王对一班蒙天父赐福、可以承受天国的义人说:“我病了,你们看顾我”(太25:36)。义人对于耶稣的赞许甚为惊奇,因为他们并没有见到主饿了,给他吃,渴了,给他喝;也没有见到耶稣病了,去看他。太25:40记载:“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2. 在这段经文,耶稣把自己代入有需要的人中,包括生病的。当门徒探望病人时,他们爱心的服侍与关怀,在耶稣的眼中,就等同做在主的身上。患病的时候,人的身心灵特别脆弱,耶稣代入他们之中,在他们的困苦中与他们同在。当有人来探望和服侍病人时,主不但看见、听见,而且感同身受;他记得,也回报。

    3. 探望病人不一定在医院,也可以在家中或者院舍。除了前往探病,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联络及问候。在探病的时候,我们必会更深体会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爭取跟生命的主相遇,藉反思疾病和死亡,调整自己人生的目标、方向和节奏。
    2021-04-08 08:00:51
    一、对精神病患的误解

    虽然今天人们可以从各种渠道得到不同疾病的常识,但是对精神病仍然会有很多误解或错謬的看法,連患者也可能活在没有医学根据的想法中,在病患之外添上烦恼和压力。根据2018年的统计,全球有2.84亿人受焦虑症影响,2.64亿患抑郁症,4,600万躁狂忧郁症,2,000万精神分裂症。但我们对这些病症的了解十分肤浅,也有不少误解。
    A. 以为只是信心不足
    抑郁症的患者认为自己经常不开心、缺乏动力,是因为缺乏信心,不能靠主常常喜乐。试想像你扭伤腰部,要卧床休息,来探望的基督徒质疑:“你怎可以在床上睡懒觉?要常常努力多作主工,才是基督徒应有的见证!”你大概会认为他无知、无情。抑郁症患者并不是立心偷懒,而是因病使他不能自主地失去动力,落在沉郁的困苦里。
    B. 以为可以靠意志胜过病患
    病人以为可以不吃药,单靠意志胜过病患。这个想法对精神分裂患者尤其危险。现代医学昌明,如果病人跟医生合作,经过细心调校药物的种类及剂量,病征是可以有效控制的。精神分裂重症病人的幻听或幻觉,十分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如果病人抗拒吃药,或者以为有一段时间已经没有病征就停药,复发的可能性会大增。精神病人的牧者要鼓励他们多祷告倚靠主,也要提醒他们按时吃药是他们的责任。
    C.  以为不能在社区生活
    患者有时要住医院,或在有专业人士支援的环境下生活;不过,如果有机会融入社会,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我们可能误以为精神病人都是危险人物,具攻击性;但如果对他们多一分了解,剔除标签性的疑虑,他们就有更多机会接受社区的复康安排。
    D.  对“康复”的误解
    1. 精神病人的“康复”,少部份是以后不需要吃药,也不会有任何症状;但大部份是“康复者”藉吃药和调节生活环境、规律与节奏,管理好自己的病情,尽量减低病症的影响。

    2. 病人要接受疾病可能会复发,所以要建立适当的支援网络。不论是工作或事奉,这种不稳定的状态是患者最大的障碍。身边的人,尤其是上司和事奉伙伴需要多一分谅解,在患者复发时提供支援及协助,又让他们在情况好转时重返岗位。
    E.  是鬼附嗎?
    精神错乱常被以为必定是鬼附,使患者错过得到医学诊断及治疗的时机。由于这病症的表现令人恐惧,引起很多联想,但信徒需要从医学及科学的角度了解真相。
    F.  小结
    面对精神病人,我们可能会觉得很被动。以下的例子很有启发性和令人鼓舞。神在人的无助中,彰显他的大能。在他的眼中,人都是宝贵的。让我们剔除障碍,珍惜神所爱的每个人,让教会成为合神心意的无障碍群体。

    二、个案1─
      精神病人创立精神病医院

    《开普敦承诺》提醒信徒不可“凭着外貌认人”,教会不仅应该致力服侍残疾人,也应接受残疾人所能给予的服侍。残疾的信徒,由于自身经历的困苦,往往更能成为其他人的帮助。历史上有个很有启发性的例子:西班牙格拉纳达(Granada)第一所精神病院,是由一个精神病人的服侍所发起的。
    A.  从病人到圣人
    1538年,43岁的约翰(John Cidade, 1495-1550)因为急性精神病入住医院的精神病病房。他出院后无家可归,十分迷惘,朋友让他在前园住宿。这个经历让约翰深深体会到无家者及边缘群体的需要,于是他邀请其他精神病人同享这个前园,避过严寒。他独自照顾当中患病的,去药房乞求药物。他无私的服侍渐渐引起注意,几年后这个小小的前园服侍发展成为医院,是该区第一所精神病医院。约翰被西班牙图伊的主教称为“神的约翰”(John of God),后来更封圣。
    B.  “接待”的始祖
    约翰在格拉纳达的服侍,唤起很多人效法。由约翰开展工作的格拉纳达医院起,先后有两个修会成立,凝聚了乐意服侍的人。后来他们在世界各地建立多所医院,照顾无家者、精神病人及情绪困扰的人。有人认为“接待”(hospitality)一词,就是源于约翰在格拉纳达医院(hospital)的工作。他接待一群又冷又饿的病人,分享自己狭小的空间及有限的资源,就是“接待”的真正意义。 
    C.  约翰的祈祷
    约翰的这个祈祷,正好总括了他的使命:“求主耶稣赐给我恩典,去开一所医院,让被遗弃的贫穷人,以及患精神病的困苦人可以得到荫庇,也让我有机会服侍他们。”

    三、个案2─
      基督教爱协团契

    基督教爱协团契是个基督教非牟利机构。1989年初,一位曾患精神病的信徒切身感受到康复后所面对多方面的困难,极需要其他弟兄姐妹的支持,就跟医院的院牧商讨。之后,他开始联络一些有同样背景的弟兄,而院牧也接触一些精神科的基督徒医疗人员,向他们传递异象。他们也觉得这方面的需要非常大,于是两个群体便合作,建立这个以神的爱为基础的团契。
    A.  从病得医治到融入群体
    爱协团契成立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1. 为精神病康复者提供“全人关顾”,包括身、心、社、灵、群各方面,特别是信仰的栽培。
    2. 帮助康复者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以减低病发机会。
    3. 协助教会牧养精神病康复者。
    4. 帮助康复者重新投入社会及融入教会的群体生活。
    5. 在社会各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 
    B.  在各区教会设立聚会点
    1. 爱协团契明白,教会不认识如何协助精神病人康复,加上大众对精神病有误解和标签,所以他们要让教会有机会接触这方面的工作。其中一个策略,就是邀请各区教会开放自己的聚会地方,让精神病康复者及其家人可以到附近的教会,参与爱协团契的聚会。

    2. 现在全香港共有10多个聚会点,每月有2–3次团契聚会。精神病康复者除了接受药物治疗之外,也要有正常的社交生活,维持身心健康,减低病发机会。这些团契的使命,是让精神病康复者在神的爱中互动,活出丰盛的生命。带领的同工之中有康复的过来人,以生命的见证帮助后来者,一同倚靠主应对疾病的挑战。
    C.  灵性支援—回归神的话语
    爱协团契的同工鼓励康复者倚靠神的话语,在困难中作随时的帮助。常用的经文包括:
    1. 箴16:9─神掌管一切;
    2. 赛12:2─神是救赎主;
    3. 太6:30─不要忧虑;
    4. 赛41:10─神必帮助;
    5. 赛42:3─神爱惜和怜悯人。
    D. 资源中心
    爱协团契设立资源中心,让康复者对于自己的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的家属及其他关顾者提供精神病和心理卫生的资料与正确知识。除了书籍和影音资料以外,资源中心也提供电话咨询及面谈服务。有需要时会转介其他适切的服务,包括安排参与小组聚会,也为教会或团体举办教育讲座。
    E.  精神病家属互助小组—支援照顾者
    精神病人的家人与照顾者承受不少身心灵及经济的压力,但往往忽视了自己的需要,甚至因此患上情绪病。爱协团契很着重对这群照顾者的支援,所以开设精神病家属互助小组,促进他们照顾自己身心灵的健康,并提高他们照顾家人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小组也公开接受教牧同工、精神科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及相关服务单位的转介。
    F.  残疾资历—伤健同行的带领团队
    1. 在爱协团契的决策带领团队中,除了牧师、教授、精神科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士之外,也有精神病康复者的高度参与。这样的组合,让决策团队中有服务使用者的第一身意见。这点十分重要,除了让机构的决策更贴近服务对象的实况和需要以外,也充分尊重精神病人独特的贡献。他们患病的经历不但没有阻碍他们的服侍,反而让他们拥有其他专业人士所没有的资历—他们的残疾。

    2. 残疾资历的重点,是尊重残疾者的第一身经验。这概念正好抗衡传统医疗复康系统中由专业人士主导的概念。专业人士对于残疾的理解和判断,倾向专注残疾状况的问题与缺欠,而解决方案的厘定过程,很多时候也缺乏残疾者本身的参与。

    3.  残疾资历的概念,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残疾状况,例:身体残障、视障、听障、智障等。如果我们用所谓“正常人”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残疾,结论总是偏颇的;但出于处身这些状态之人的想法,让他们运用自身残疾的经验,带来社会各个层面的转化与突破,甚至让他们主导相关的公共政策、复康设施及公众教育,社会就更有机会达致真正的双向共融,让残疾者有机会提供他们独有的贡献。

    四、跨越病患标签的牧养同行

    1. 从精神病康复者的经验分享,我们了解到教会群体有时不自觉地使他们受伤。教会群体如果对精神病没有基本的常识,在关顾的时候会对患病的朋友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教会如果着重健康、能力、功能,精神病人自然会感到被边缘化。如果教会没有认真地思考及反省精神病人在社会上受到的标签与歧视,很自然会让同样的情况在教会这个小社会中发生。

    2. 教会要成为医治的群体,必须就以上所提出的检视自己的观念及行动。当我们不假思索地用医疗诊断去审视一个人时,就等于漠视眼前人是按神的形象所造,跟我们同有一位天父,而在神面前我们都是需要被医治的。当我们放下按着外貌批判的心,耐心聆听人独特的属灵经验时,就会更明白福音的真实及丰盛。法国方舟之家的创办人瓦尼埃这样建议:“如果人人都肯向几个跟自己不同的人开放心灵,跟他们做朋友,接受他们对自己的赐予,我们的社会将不再一样。”

    2021-04-06 07:30:20
    第二十课
    与有视力、听力障碍者同行
    教会:医治的群体 020.mp3
    来自良院
    00:0029:20
    、被尊重就是被看见和听见
    1. 上一课提及的两个个案,让我们看到伤健牧养同行涵盖多方面的信仰实践,不但需要正确认识圣经的教导,也要认真地在看似不能的景况中倚靠神的恩典来实践。身体残障者所经历的困难苦难,往往能够让信仰中最宝贵的地方开花结果,在残缺的器皿中展现神的荣耀。在两个例子中,身体残障者都需要身体能力较强健的弟兄姐妹为他们开路:一方面付出时间和爱心去关心服侍他们的需要,把他们带到耶稣面前;另一方面藉着各方面的支持,让他们的光照在人前,恩赐得着发挥,帮助他们实践神赋予每个人独特的使命。目标是让他们看似残缺的生命被尊重,真我被看见,内心的声音也被听见。
    2. 所谓生命被尊重,就是被看见和听见,这对本课提及的主角特别有意思。教会要学习跟有视力或听力障碍的人同行,首先要矫正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虽然这班朋友看不见、听不到,但真正让他们感到伤害或有障碍的,往往是不被看见及不被听见。本课提及的几个例子,展示人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并且神在人看为不能的情况中展现他的能力和荣耀。

    二、个案1─
      失明的殉道者
    这个个案的主角是一位完全失明的弟兄,大家都称他“约翰”。他在一个封闭的地方信主和传道,是当年那个地方第一位信主的失明人,而带领他信主的是盲人学校的老师。
    A.残障成为优势
    约翰非常聪明,很快就“摸”完整本圣经,因为他读圣经的方法就是摸读点字版圣经。当一般本地人没机会接触圣经的时候,约翰却完全没有受到限制,因为根本没有人知道他在摸读的点字书是圣经。神的工作真奇妙,他的残障反而成为优势,让他比一般人有更多自由去接触信仰。生命中的难处及残障,未必是困住我们的局限或捆锁;多一些创意,加上一点幽默感,就可以为自己创建一个宽阔的境界。
    B.发挥恩赐,坚守使命
    1. 神也赐给约翰很高的语言天分,让他懂得多国语言,还把新约圣经翻译为自己族群的文字。当时有人想资助他去国外读神学,让他也可以翻译旧约圣经;不过约翰要留在自己的地方,因为神给他的呼召是留在自己的族群中事奉。约翰在当地建立教会群体,培育信徒,并写了很多诗歌,把信仰生命的内涵,都在充满真挚情感的诗歌中表达出来。

    2.  约翰是个勇敢的见证者,最终因为坚持信仰而被极端宗教狂热分子杀害,成为失明的殉道者。约翰尊重自己的生命,超越了自身残疾的限制,因为他信靠神,看见自己生命的真相就是一个另类的呼召,而不是一般人想像的悲剧。他所信的不是一个单单祈求福气或保佑的信仰,而是真正愿意承受压迫,坚守信念。
    C.诗歌见证—看不见威吓的人,
      却看见守护的神
    1. 约翰生活的世界充满威吓,四周的人都活在谎言和恐惧之中。由于他的视力障碍,日常生活比一般人更困难,更需要保护,但他却好像毫无畏惧。从以下约翰写的诗歌《来呀,来!》,可以看见什么在他心中支持着他实践信仰。这个看似脆弱的失明人有无比的勇气,因为他看不见威吓他的人的面容,却清楚看见保护他的神。

    2. 我把这首诗歌翻译为中文:
    “来呀,来呀!来到主耶稣面前!
    不要怕,不要怕!不要怕世上的人!
    神是教会的看守者、保护者,
    不要怕,不要怕!不要怕世上的人!”

    3. 约翰的生命见证激励我们看清事物的真相,不单凭眼见,而是凭信掌握永恒生命的价值。
    D.  不凭眼见—如云彩的见证人
    1. 来11章列举一班如云彩的见证人,他们的信心就是凭着相信看不见的事去生活(来11:1–2)。这对视力正常的人来说的确是挑战。我们每走一步都要看清楚才踏出去,习惯了用眼去观察四周的环境和人的面色,以决定说什么话或采取什么行动。但这些看得见的东西,很多时候反而欺骗了我们,让人看不见神的信实和能力。来11:3就是我们的提醒。

    2.  视力有障碍的信徒,尤其是全失明的,没可能凭着眼睛看得见的事去生活。他们每天所过的就是不凭眼见的生活。神没有赐给他们看见的能力;但反过来说,神也没有让他们被眼睛能看见的事物迷惑及欺骗。

    三、与视障人士共融的其他例子

    1. 与视障朋友的连结,让我们看得更清楚。在社会或教会的群体中,不少有心人尝试让视障朋友融入社群之中。这种共融的活动,对于群体的健康成长非常有价值,可以让参与的人更成熟,视野更清晰和广阔。

    2. 以下是一些实际帮助视障人士融入社群或教会的安排,供大家参考,让教会可以接待视障人士。除了让这个群体有机会认识福音之外,也让我们有机会接受神藉着这个群体要赐给我们的恩典。
    a. 在公共设施上提供帮助—在适当位置提供点字或发声的提示,道路上提供失明人引路径。
    b. 支持视障儿童学前教育及特殊教育—让视障学童有平等机会接受教育。
    c. 鼓励及协助学生参与共融教育—学校和特殊训练中心彼此协助,提供支援服务。例:为视障学生提供点字笔记;在学校内提供行动定向训练,让视障学生可以在校内安全走动。
    d. 为居住偏远地方的人提供流动眼科医疗服务。
    e. 为视障人士提供参与群体活动的支持—例:教会崇拜提供点字版程序表、诗歌集及圣经。
    f. 鼓励及协助视障人士参与事奉—发掘他们个人独特的恩赐,提供适当协助让他们可以一同参与事奉,例:诗班、司琴、带领敬拜、门徒训练、传福音、探访关怀。

    四、个案2─
      聋童的父亲米尔斯

    19世纪在中国服侍的米尔斯牧师(Charles Rogers Mills, 1829-1895),与妻子生下的儿子因病丧失听力,妻子后来病重离世,遗愿是米尔斯能够为中国的聋童创造教育的机会。后来米尔斯结识了特殊教育老师安妮塔(Annette E. Thompson, 1853-1929),彼此相爱结婚,并且一同在中国为聋童的教育而努力。安妮塔学习中文,编写为聋人而设的教材,开办学校教导聋生,也培育聋教育师资。
    A.拥抱苦难,扩展关爱
    1. 米尔斯对聋人的爱,是对自己儿子的爱的延伸,也是整全福音的体现。他虽然经历儿子残疾、妻子离世的痛苦,但没有让自己停留在苦难的幽谷中,却在苦难中坚持活出福音的爱。

    2. 相信米尔斯在开始事奉的时候,完全不会想到自己的生命历程将怎样展开。事奉者面对自己生命中的困难苦难,最大的挑战是要调校自己对事奉的期望和计划。米尔思一生的训练本来跟聋人教育拉不上任何关系。带着一个聋儿子,对他原本的服侍大计是个很大的阻碍与打击,但他没有失去方向。

    3. 福音的核心是神的大爱,而且这位神不单关心人灵魂的得救,也是关顾孤苦弱小的神。他教导人:“你当为哑巴开口,为一切孤独的伸冤。”(箴言31:8)米尔斯示范了神的仆人如何在生命中拥抱苦难,坚持信靠神,坚持关爱神赐给他的人群,把神测不透的大爱,展现于世人面前。
    B.薪火相传“爱加倍”
    1. 米尔斯夫妇的生命感动了后世的人为聋人教育努力,相关的机构有“爱加倍国际爱聋协会”、“爱聋手语研究中心”等。“爱加倍”这个名字是希腊文“爱”(agape)的音译。原文圣经中有几个词都可以译作“爱”,其中“爱加倍”一词是表达一种定意的爱、委身的爱,不讲求对方是否值得,也不讲求回报。约3:16的“爱”字,原文所用的就是“爱加倍”。

    2. 在米尔斯夫妇的时代,人们对残疾人相当歧视。有个残疾的孩子,是羞辱和负累,所以米尔斯夫妇对聋童的接纳、关爱和服侍,正是这个文化所需要的福音。这种福音让人从文化的枷锁中得着释放,明白神在自己家庭中的赐福,可以超越被看为不幸的际遇,并且认识到人的价值不在乎他的身体状况和功能。
    C.进入聋人群体的文化
    1. 米尔斯夫妇当年首要的任务,是建立聋人跟健听人士沟通的渠道,所以发展手语教育尤其重要。不过正如所有语言翻译一样,手语翻译的一个重点,是要了解聋人的文化,而非单单创制一本手语口语字典就可以达成。

    2.  聋人群体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对他们来说,听力障碍并不等于残疾,而是他们独特的身分。故此参与聋人牧养和同行的工作,都需要有这种谦卑了解文化的态度。学习手语,除了可以跟他们沟通,表达想讲的内容之外,也是用他们的语言作为桥梁去认识他们独特的文化,聆听他们真正想表达的看法、体会和感受。

    五、与听障人士共融的其他例子

    1. 神的工作并不局限于堂会之内,信徒群体在不同的领域都在参与神的宣教使命,让福音在不同的场景中活现出来。对听障人士来说,福音的意义在于肯定他们本身的独特性与价值,并建立他们跟健听世界沟通的桥梁,让他们的恩赐得着发挥,祝福整个社会和群体。

    2. 以下是一些实际帮助听障人士融入社群或教会的安排,供大家参考,让教会可以接待听障人士,使他们的声音被听见。
    a. 在公共事务或服务的范畴上,为听障人士提供手语翻译。例:看病覆诊、法庭作供、资讯科技、社会福利、房屋申请等。
    b. 在大众媒体的平台上提供同步手语翻译,包括新闻报道、时事讨论节目、教育节目、娱乐文化节目等。
    c. 手语双语共融计划—让健听及听障孩子从年幼开始一同学习,建立能以手语双语流利地沟通的群体。
    d. 航空使团(Mission Aviation Fellowship)协助安排听力专家飞往偏远地区,为当地人进行听力筛查检测。
    e. 教会成立特别为听障人士而设的团契,让他们一方面有共融敬拜的机会,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牧养、团契及分享。
    f. 鼓励及协助听障人士参与事奉,发掘他们个人独特的恩赐,提供适当协助让他们可以一同参与,例:诗班、司琴、翻译、带领敬拜、门徒训练、传福音、探访关怀等。

    六、结语

    视障和听障朋友往往在社交上被忽略、受到排挤,甚至被歧视。但神没有忘记他们,而是拣选他们成为神宝贵的见证者,又带领不同的人来服侍这个特别的群体。教会要成为医治的群体,首先要留意视障和听障朋友的存在,认真地看见及听见他们,带着谦卑的心跟他们沟通,尝试共同生活和体验,一同学习抓紧肉眼看不见的真实,一同体验神“爱加倍”的爱。

    往期回顾
    图片
    第一课︱医治的多重意义
    第二课︱福音书的医治事件
    第三课︱带来伤害与障碍的解经法
    第四课︱对苦难与病患的迷思
    第五课︱混合民间宗教思维的信仰观
    第六课︱身:病得医治
    第七课︱心:创伤复原
    第八课︱社:抗衡歧视
    第九课︱灵:与神复和
    第十课︱群:与人连结
    第十一课︱接待所有人的群体
    第十二课︱爱心服侍的群体
    第十三课︱祷告与医治的群体
    第十四课︱除去羞辱的群体
    第十五课︱道成肉身与伤残连结的神
    第十六课︱相互倚赖神学
    第十七课︱成功神学与十架神学
    第十八课︱二元福音与整全福音
    第十九课︱与身体残障者同行
共4条 1

登录 后评论。没有帐号? 注册 一个。

可爱的大能勇士

  • 0 回答
  • 0 粉丝
  • 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