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好牧人的事工
2020-12-27 09:00:36
559次阅读
0个评论
结34章
《以西结书》34章严责了以色列的“牧者”——那些负责以色列灵性督导的领袖,那些祭司、先知和行政的领袖们。
上帝痛斥他们的失职
这些领袖的职责本该是牧养好以色列民,带领他们敬拜上帝,安居乐业,给他们律法的教导,心灵的关顾,以及通过行政等保障社会的信仰与道德。
但他们却只懂得把侍奉的职分,变成了获利的工具。
因此,他们玷污了自己,也败坏了社会。
上帝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以西结时代以色列的属灵光景,无知的百姓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四处分散,毫无规避危险的意识和能力,被野兽任意撕裂。
心灵空虚,伤痕累累,却不知道为何如此,也看不到前路方向。
上帝原本为自己的百姓预备了双重的牧者牧养和双重的行政督导
第一重牧者是祭司。
上帝设立祭司以教导律法,为百姓祈祷献祭,为疑难之事透过乌陵土明等进行决断。
第二重牧者是先知。
同时,上帝也在不同的时代兴起了民间的先知,成为神人之间堵破口的中保。
就社会的具体光景,进行预言式的宣讲,以归正他们的行为,纠正他们的思想,引领他们的决断。
上帝为他们设立的行政督导是
第一、民间的长老。
他们是乡间的士绅,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可以帮助管理民间事务,解决一般纠纷。
引领百姓持定上帝的善道而行事。
第二、国家的君王与官长。
上帝为他们建立了政府,自摩西时代,摩西就设立了十夫长,五十夫长,百夫长和千夫长,以及上层政府。
他们可以以行政的力量保障社会的公平,执行上帝的法度。
按说,这些相互制约的系统足可以保障以色列社会的健康发展。
但未曾想,这些百姓的“牧者”却“只知牧养自己,吃脂油,穿羊毛、宰肥壮的,却不牧养群羊。
4瘦弱的,没有养壮,有病的,没有医治,受伤的,没有缠裹,被逐的,没有领回,失丧的,没有寻找……”
而且,和当代欧美的政治弊端一样,这些长老,官长,和当代的议员一样,都可以是终身制的,一旦败坏,社会将对其无可奈何。
可想而知,当这些牧养系统瘫痪的时候,羊群的惨状就可想而知了:
因无牧人就成为掠物,也作了一切野兽的食物!
以色列的牧者领受职份却不履行职责,接受恩赐却不忠诚托付。
因此,上帝宣判了对他们的判决:“我必与牧人为敌,必向他们的手追讨我的羊,使他们不再牧放群羊,牧人也不再牧养自己。
我必救我的羊脱离他们的口,不再作他们的食物。
上帝的宣判不仅是撤销了这些牧人的职份,终止了对他们的供应,并且与这些牧人为敌,追究他们的责任。
这些只顾肥己,不愿担责的牧人结局将十分悲惨。
他们当年用职分肥己,而现在,他们聚敛的所有好处,都成了压死他们自己的稻草,成了他们家族的陷阱和网罗。
谈及此,我们不仅会想,这些牧者上帝原本给了他们美好的位份,给了他们履行使命的资本。
但为我们他们竟然如此失职,只顾从羊身上榨取好处,却不愿付出任何牧养的代价呢?
其实,把这个抽象的问题放到实际的处境中,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背后的原因了。
当年以利家族窃取了祭司和士师的双重职位(约瑟夫犹太古史)。
但他们不知牧养以色列民,却把神圣的侍奉当成了捞取好处的工具。
他们只顾榨取以色列的祭物和奉献,却丝毫不肯履行祭司和士师的职责。
因此,他们也就成了只顾自己,不负牧养责任,甚至连自己都不牧养的恶霸。
现实的工作也好,牧养也罢,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责任心,失去了侍奉的神圣意识,你想到的不是责任,不是使命,不是神人的托付,而只把侍奉当成捞取好处的工具,哪怕他似乎有时是在“牧养”,那也不过是为了捞取好处的手段。
正如保罗一语中的的评述:“把敬虔当作得利的门路”(提前6:5)
上帝能够是仁慈宽容的上帝,但对执意不履行使命,不承担责任的罪恶似乎是不会永远宽恕的。
祂直接废弃了以色列的牧者,承诺:“我必亲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们得以躺卧。
16失丧的,我必寻找,被逐的,我必领回,受伤的,我必缠裹,有病的,我必医治;
只是肥的壮的,我必除灭,也要秉公牧养他们。”
上帝不会因为不能履行使命的牧者而废弃祂对羊群的承诺。
祂会亲自对我们负责,安慰伤心,医治疾病,寻回迷失的羊群。
但对那些在职份上不履职,在托付上不忠心的人,祂总是严厉而不妥协的。
一般而言,不能履行使命的托付总会成为一个人的诅咒,不肯承担责任的职份总会成为陷阱。
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有一天当我们面见上帝,没有人会为今天上帝没有给你的耿耿于怀,只会为你占有而未曾善用的后悔。
这些以色列的牧者因为不肯牧养上帝的子民而被神废弃,以利家族因为不肯履行职责而永受咒诅。
每一个职份都是职责,每一种恩赐都是托付。
祂赐予的都是有意义的,祂托付的祂都会算账。
只有履行使命才能赢得自己,成全他人方能成全自己!(转自张远来牧师)
《以西结书》34章严责了以色列的“牧者”——那些负责以色列灵性督导的领袖,那些祭司、先知和行政的领袖们。
上帝痛斥他们的失职
这些领袖的职责本该是牧养好以色列民,带领他们敬拜上帝,安居乐业,给他们律法的教导,心灵的关顾,以及通过行政等保障社会的信仰与道德。
但他们却只懂得把侍奉的职分,变成了获利的工具。
因此,他们玷污了自己,也败坏了社会。
上帝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以西结时代以色列的属灵光景,无知的百姓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四处分散,毫无规避危险的意识和能力,被野兽任意撕裂。
心灵空虚,伤痕累累,却不知道为何如此,也看不到前路方向。
上帝原本为自己的百姓预备了双重的牧者牧养和双重的行政督导
第一重牧者是祭司。
上帝设立祭司以教导律法,为百姓祈祷献祭,为疑难之事透过乌陵土明等进行决断。
第二重牧者是先知。
同时,上帝也在不同的时代兴起了民间的先知,成为神人之间堵破口的中保。
就社会的具体光景,进行预言式的宣讲,以归正他们的行为,纠正他们的思想,引领他们的决断。
上帝为他们设立的行政督导是
第一、民间的长老。
他们是乡间的士绅,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可以帮助管理民间事务,解决一般纠纷。
引领百姓持定上帝的善道而行事。
第二、国家的君王与官长。
上帝为他们建立了政府,自摩西时代,摩西就设立了十夫长,五十夫长,百夫长和千夫长,以及上层政府。
他们可以以行政的力量保障社会的公平,执行上帝的法度。
按说,这些相互制约的系统足可以保障以色列社会的健康发展。
但未曾想,这些百姓的“牧者”却“只知牧养自己,吃脂油,穿羊毛、宰肥壮的,却不牧养群羊。
4瘦弱的,没有养壮,有病的,没有医治,受伤的,没有缠裹,被逐的,没有领回,失丧的,没有寻找……”
而且,和当代欧美的政治弊端一样,这些长老,官长,和当代的议员一样,都可以是终身制的,一旦败坏,社会将对其无可奈何。
可想而知,当这些牧养系统瘫痪的时候,羊群的惨状就可想而知了:
因无牧人就成为掠物,也作了一切野兽的食物!
以色列的牧者领受职份却不履行职责,接受恩赐却不忠诚托付。
因此,上帝宣判了对他们的判决:“我必与牧人为敌,必向他们的手追讨我的羊,使他们不再牧放群羊,牧人也不再牧养自己。
我必救我的羊脱离他们的口,不再作他们的食物。
上帝的宣判不仅是撤销了这些牧人的职份,终止了对他们的供应,并且与这些牧人为敌,追究他们的责任。
这些只顾肥己,不愿担责的牧人结局将十分悲惨。
他们当年用职分肥己,而现在,他们聚敛的所有好处,都成了压死他们自己的稻草,成了他们家族的陷阱和网罗。
谈及此,我们不仅会想,这些牧者上帝原本给了他们美好的位份,给了他们履行使命的资本。
但为我们他们竟然如此失职,只顾从羊身上榨取好处,却不愿付出任何牧养的代价呢?
其实,把这个抽象的问题放到实际的处境中,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背后的原因了。
当年以利家族窃取了祭司和士师的双重职位(约瑟夫犹太古史)。
但他们不知牧养以色列民,却把神圣的侍奉当成了捞取好处的工具。
他们只顾榨取以色列的祭物和奉献,却丝毫不肯履行祭司和士师的职责。
因此,他们也就成了只顾自己,不负牧养责任,甚至连自己都不牧养的恶霸。
现实的工作也好,牧养也罢,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责任心,失去了侍奉的神圣意识,你想到的不是责任,不是使命,不是神人的托付,而只把侍奉当成捞取好处的工具,哪怕他似乎有时是在“牧养”,那也不过是为了捞取好处的手段。
正如保罗一语中的的评述:“把敬虔当作得利的门路”(提前6:5)
上帝能够是仁慈宽容的上帝,但对执意不履行使命,不承担责任的罪恶似乎是不会永远宽恕的。
祂直接废弃了以色列的牧者,承诺:“我必亲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们得以躺卧。
16失丧的,我必寻找,被逐的,我必领回,受伤的,我必缠裹,有病的,我必医治;
只是肥的壮的,我必除灭,也要秉公牧养他们。”
上帝不会因为不能履行使命的牧者而废弃祂对羊群的承诺。
祂会亲自对我们负责,安慰伤心,医治疾病,寻回迷失的羊群。
但对那些在职份上不履职,在托付上不忠心的人,祂总是严厉而不妥协的。
一般而言,不能履行使命的托付总会成为一个人的诅咒,不肯承担责任的职份总会成为陷阱。
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有一天当我们面见上帝,没有人会为今天上帝没有给你的耿耿于怀,只会为你占有而未曾善用的后悔。
这些以色列的牧者因为不肯牧养上帝的子民而被神废弃,以利家族因为不肯履行职责而永受咒诅。
每一个职份都是职责,每一种恩赐都是托付。
祂赐予的都是有意义的,祂托付的祂都会算账。
只有履行使命才能赢得自己,成全他人方能成全自己!(转自张远来牧师)
0
0
- 0 回答
- 0 粉丝
- 0 关注